不要总寄望于谁来“扮英雄”

2019年01月24日07:39

来源:河南日报

  □邓海建

  2018年11月,网友“花总丢了金箍棒”曝光酒店卫生乱象,引爆舆论。仅几个小时之后,花总的个人信息被曝光在网上,从此,花总走上艰难的维权之路。近日,他拒绝了2018个人信息安全大会颁发的“隐私斗士奖”,坦言“我有什么好斗的呢?我真的怂了”。(见1月22日《中国青年报》)

  花总表示,截至目前,有270多个与酒店行业相关的微信群中出现过他的个人信息,他为“路见不平一声吼”支付了巨大的个人成本和代价。前些天,7家涉事五星级酒店分别被处以警告、罚款2000元,惩罚聊胜于无。

  时至今日,有两个逻辑是渐次清晰的:一则,企业逐利和遮羞的心理自古而然。有人总喜欢问:为什么出事后当事企业不是想着去解决问题,而老想着去解决提出问题的人?看似很有哲理,其实很低幼。但凡制度或法律有缺口,企业就从不是天然的道德人,穷尽一切手段止损是利益至上的条件反射。二则,花总认怂还是死拼,这是个人选择自由,没必要绑着一个手无寸铁的普通公民去跟利益集团决斗。能在公益道德的驱使之下抛出《杯子的秘密》,已经是功德无量的事情,于情于理于法,都该褒奖这种行为,而不该寄予更高价值期待、施加更大的公德压力。

  花总多次说,下次不会站出来了,“承受不起”。被曝光的酒店依然安然无恙,说破真相的人反而面临入住歧视、死亡威胁,被“逆淘汰”。这种无力感,与其说来自灰黑产业链的癫狂与商界潜规则的强悍,倒不如说来自其代偿的职能责任未能及时补位、公共治理的反应不够迅疾。

  事件曝光后,相关协会轻描淡写为“个别问题”,涉事酒店也没有将之视为多大的形象危机。最后的结果是,一场公共事件蜕化为私人恩怨,除了提醒入住酒店的消费者小心看不见的卫生风险,好像也并没有对秩序的规范有什么增益或推进。花总斗酒店的故事演变为如今的结局,传达的信息之一就是——不要总想着赐予个人某种力量去扮英雄、演青天,而忽略了最该战斗、最能战斗的“责任方”。

编辑:郭同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