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大规模的减税正在迎面走来。仅今年1月的前三周,就有多个减税降费新政落下实锤,财税部门接连出台十余份涉及减税的政策细则和解读文件。与此同时,地方版减税的“自选动作”也步入落地期,浙江省日前发布地方税费减征幅度政策,一次用足“50%幅度”,预计2019年为小微企业减征税费195亿元以上。(见1月28日《经济参考报》)
一直以来,各地都希望通过金融政策扶持小微企业,但是小微企业的困境不仅仅是在融资上,它们最需要的是高效的行政流程与规范的市场环境。尽管从国家层面针对小微企业的减税政策有增无减,但减税政策能否有效落实、小微企业能否切实感受到政策优惠,还与基层的经济发展情况及其税收任务关联。随着楼市出现低迷,一些城市土地财政的锐减以及税收的减少,一些针对小微企业的乱罚款、乱收费现象可能会反弹。在国家大规模减免小微企业税费的背景下,小微企业的税费负担主要集中在各种乱收费项目上,如果这个负担不减轻,国家的减税措施效果将大打折扣。
在经济增速放缓的当下,只有保证中央减税政策红利能实实在在流进小微企业的碗里,才能真正有助于激活实体经济。若想给小微企业一个更好的市场环境,就需在体制上减少乱收费乱罚款的可能,防止变相增加小微企业负担。(吴学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