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济源市轵城镇良安新村,有家以“积孝、积善、积信”等为主题的“道德积分银行”。“道德积分银行”制定了详细的积分管理办法,如见义勇为高额可积20分,不尽赡养义务扣6分。村里400多户家家领到了一张红灿灿、沉甸甸的特殊储蓄卡。当积分达到一定数值,可以到积分兑换点兑换相应的生活用品,将善举“变现”。(见2月13日《大河报》)
精准扶贫贵在“精神扶贫”,“道德积分银行”就是“精神扶贫”的一个很好载体。乡村振兴不仅要让百姓的“腰包”鼓起来,还要让百姓的精神富起来。上下五千年的文明史,崇德向善的价值取向一脉相承,源远流长。设立“道德积分银行”的初衷,就是弘扬正气,带动更多的村民养成文明和谐的社会新风,让凡人善举成为奔向小康的内在动力。“道德积分银行”将善行兑换成看得见、摸得着的物质,一定程度上激发了村民以“德”易“物”的热情,让做好事的人更有获得感、荣誉感。
用典型的力量引导人、教育人,用身边的事物鼓舞人、激励人。“道德积分银行”不妨推而广之,使之成为崇德向善、传递正能量的精神活泉。当“道德积分银行”遍地开花之时,温润人心的示范效应将带动更多人提升道德修养,让文明之花竞相绽放。 (焦风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