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8日,省长陈润儿在郑州专题调研职业教育工作并主持召开座谈会,强调要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加快促进三个转变、大力发展职业教育,为全省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培养更多技能型人才。(大河网2月18日)
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职业教育是社会发展的产物,既具有学历教育的基本要求,又体现出较强的专业性和实用性,与经济社会发展关系密切,一直以来受到党和国家的重视,全国各地也把职业教育当作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抓手来做。十九大报告指出,完善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各地也纷纷出台政策促进职业教育发展。近年来,职业教育虽然取得了长足发展,但与党和政府的要求和人民群众的期待还有一定的差距。新时代,做好职业教育要把好“五关”。
第一要把好专业设置关。职业教育的专业性同时也体现出时代性,因此,设置的专业必须是社会发展中所必需的,学生在毕业之后,能直接实现就业,在工作岗位上利用自己所学,满足社会之需,推动社会发展。另一方面,专业设置必须考虑供需平衡,否则就会出现“毕业即失业”的现象,容易引发一系列社会问题。只有科学合理地设置专业,才能让职业教育充分发挥作用。
第二要把好师资配备关。好学生离不开好的领路人。专业再好,如果没有水平过硬的老师,就不可能带出高水平的学生。学校在设置专业的同时,一定要把师资配备问题同时提上日程,专业确定后,务必把师资配齐配硬,确保学生入学后有所学,学能精,学有所用。
第三要把好资金配置关。教育发展离不开资金支持,职业教育也不例外。从国家层面来看,财政扶持在逐年增加,而且重点扶持往往会向社会急需的专业人才培养方面倾斜;对学校来说,在加大重点专业资金投入的同时,必须做到专款专用,确保“好钢用在刀刃上”。
第四要把好素质教育关。任何一个职业都有相应的职业精神和职业道德,职业教育的对象是专业技术人才,自然也有相关专业的职业精神和道德规范,这是每个专业技术人员必备的职业素养,对他们的人生发展至关重要。因此,职业院校要在做好基本素质教育的基础上,加强职业素养教育,让学生能在传承和发扬工匠精神的同时,提升自己的专业技能,把自己锻炼成行业尖子和领域精英。
第五要把好质量监管关。职业教育是发展地区经济和文化的生力军,培养合格的专业技术人才,是职业院校的神圣职责和使命。学校要制定完善的培养机制,严格把关,才能确保每一个环节的质量,培养出既有较强工匠精神、又有高深专业技能的技术人才,让他们步入社会之后,能找到自己的用武之地,发挥自身潜能,为经济社会发展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今年是脱贫攻坚关键一年,乡村振兴战略也为专业技术人才提供了发展的大好机遇。把好“五关”,做好职业教育,帮学生插上腾飞的翅膀,释放青春的力量,奋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老车新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