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声】让“夸夸群”再飞一会儿

2019年03月16日11:07

来源:大河网

  近日,各类夸夸群在网络上引发热议,不少高校的学生还建立了各自学校的夸夸群。在夸夸群内,被人夸奖是家常便饭。例如,有人提出“学习了一下午,求夸”,便会有群友夸赞称“能抵制住外界的诱惑而认真学习,说明您是一个自制力很高的好孩子”。(3月13日《北京青年报》)

  无论是电影《求求你表扬我》,还是生活中家长间经常会说的“别老吵,要多夸夸孩子”,抑或是社交领域里常说的“要学会赞美别人”,都在告诉我们一个道理,每个人内心都有一种得到来自他人或社会的认可和赞美的情感需求。

  既然有了本能需求,就应该满足,但如何满足?

  “夸夸群”的出现再次刷新了笔者的认知,没有办不到的事只有想不到事,原来“夸人”也需要特意组建一个群,这有点“大动干戈”了吧?

  开心的时候我们渴望与小伙伴们分享,被老板吵的时候我们渴望得到同事们的安慰,孤独的时候我们渴望得到亲人们的关注……“夸夸群”满足了我们各种心理需要,舒缓我们的情绪,缓解我们的压力,提高我们的自信。不仅如此,由于生活学习工作有交集,这样的“夸夸”就像是润滑剂滋润着我们以后共同的日子。如果我们身边没有“夸夸群”,不妨建个“夸夸群”,用另一个视角看世界,也许我们会有意想不到的结果。笔者认为,在一定程度上,“夸夸群”是团队或个人情绪管理的一种积极尝试。

  然而,笔者想强调的是,并不是所有行为都值得夸奖,不管主观上是否存在恶意;也并不是所有人都需要“夸夸群”,不管认识与否,没有底线的夸赞不仅会助长错误行为,还会让“被夸者”变得自大、自负,甚至自我迷失。事实上,当我们遇到挫折和压力时,除了需要得到身边人的安慰与鼓励外,最重要的还是要学会自我调节,回归现实生活,不能一味地靠别人夸赞来减压,阅读、锻炼未尝不是更好的选择,有时候,与其等待一个赞美,不如拥抱一片自然。从另一个角度说,没有原则地把错误行为夸得天花乱坠,是不是会在潜移默化之中影响和改变着我们的价值观?

  在笔者看来,在“夸夸群”内把自己的一些伤心、不愉快的事情与大家吐露,之后受到他人的理解、鼓励确实可以使人在心理上重振旗鼓,提高心理抵抗能力,最终转换成正面的、积极向上的能量。但是,如果“夸夸群”里的人夸人的方式,或者说夸人的目的发生了改变,比如在一些电商平台贩卖的以营利为目的的夸夸群,那可就变味儿了。俗话说“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没有科学审核机制的“夸夸群”鱼龙混杂。如别有用心者只拿这里当作自己的私人发泄室,不顾他人感受,带有贬义、刺激的语言,只顾自己一时嘴快、期待看笑话的话,不仅会伤害倾诉者,更会改变整个“群风”。另外,“夸夸群”只会阿谀奉承,走个形式,那整个群就是个“怪胎”。

  “解铃还需系铃人”,无论“夸夸群”的作用有多大,都只是治标不治本,根本的解药还在于家庭、朋友、学校的关怀,最主要还是要提升自己的心理健康指数,保持积极乐观的态度,才能健健康康、快快乐乐地生活。(南极冰)


编辑:魏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