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文化振兴关键在“造血”

2019年04月09日08:43

来源:河南日报

  □本报评论员夏远望

  一声锣鼓鸣起,好戏开场。没有助理、化妆师,自给自足。在周口市商水县魏集镇,为期四天的“三月三”大戏成为众多乡亲追捧的“明星演唱会”。演出的是一家民营剧团,成员来自周口、漯河和许昌一带,农忙时,他们在家干农活,农闲时,组成剧团在乡村演出。(见4月8日《大河报》)

  两台厢式货车既载演员,也拉物件,哪里需要演出,货车就开向哪里。只需一个下午,舞台便可以搭建完毕,次日就能开演,舞台就是村口搭起的露天大棚。据不完全统计,我省有1000多个民营剧团,常年活跃在农村基层演出市场。“草根剧团”承载着乡音、乡土、乡情,为广大农民带来欢快的视听文化享受,被老百姓亲切地称为“戏曲流动大舞台”,是乡村文化振兴中的一道亮丽风景。

  乡村振兴,文化建设要先行。当前,我省乡村文化建设不断呈现向好态势,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其中之一就是文化活动自产率低。乡村文化活动主要有两种方式,一是靠配送,即通过各级政府组织“文化下乡”,二是靠自给,村民自发、自产各类文化活动。对一些偏远山区、乡村地区,由于交通、场地、经费等限制,文化产品、活动输入相对困难,文化产品缺口仍然很大,难以满足农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村民也缺乏自主选择文化活动的条件和平台,乡村文化发展空间有限,制约文化血液流动,文化活动常被当成是“盛事”,而不是“常态”。

  畅通乡村文化血脉,让文化活动成“常态”,就需要在“输血”的同时,不断增强“造血”功能。补齐农村文化短板,如果只是“等靠要”,终会“坐吃山空”。相较于外部“输血”,自我“造血”的作用更为持久和管用。“戏曲流动大舞台”,在农村土生土长,由农民自发组成,先天优势就是接地气,最懂得“老百姓爱看什么”,场场演出爆棚的背后,展现着乡村文化自我“造血”的独特魅力。培育更多乡土文艺骨干,挖掘更多优质乡土文化,培养出一支支永不离乡的文艺工作队,乡村文化的“造血干细胞”才会充分活跃起来。

  增强“造血”功能,提高乡村文化活动自产率,需要建好载体和平台。过年办“村晚”,早些年在南阳是凤毛麟角的新鲜事儿,如今已成蔚然之势。“村晚”这个有效载体,既吸引了周边村民,也唤回了新乡贤及外出创业游子,唱响了文化扶贫“好声音”,激发了农村内在文化活力,成为驱动乡村振兴的文化引擎。有根有文化的村庄暖人又养人,社旗县大冯营镇周庄村连续5年成功举办了5届农民文化节,借助这一平台,当地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日益丰富起来,村风民风持续改善,文明和谐遍地花开。深入挖掘乡村文化特色内涵,依托乡村传统文化、非遗项目、红色文化等,同时融入新时代文化内涵和地域特色文化,打造健康的乡村文化载体和平台,实现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乡村文化振兴的内生动力就会源源不断澎湃中原。

编辑:郭同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