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声】拔掉精神“穷根”,确保群众“有感”

2019年04月12日09:05

来源:大河网

  当前某些地方的扶贫工作陷入“效果悖论”:扶贫工作没少花力气做,群众也有获得,可就是没感觉,更不会感恩。扶贫干部说,我们很努力,群众却无感,这种“效果悖论”让扶贫工作积极性很受打击。(半月谈)

  “有获得却无感”现象在基层较普遍,主要表现在:“坐在门口晒太阳,等着政府送小康”、“别人没有的我也得有,我是贫困户就得多给点”、“只要我脱不了贫,你扶贫干部就交不了差”、 “收入涨了,生活质量没有提高,老百姓怎么会满意?”

  扶贫政策落实了,惠民措施到位了,乡村环境越来越美了,整体收入也越来越高了,可群众的获得感就是不强、满意度就是不高,为什么?“精神滋养”不足,“精神贫困”使然。只有将精神扶贫放在重要地位,让贫困户的脑袋也“富”起来,才能从根源上拔掉群众精神“穷根”、真正解决群众“无感”的问题。

  把扶贫和扶志结合起来。“人穷穷一时,志短短一生。”一个人若没志气,给他再多物质帮扶,也只能救济一时,却满足不了一世。要多方面引导困难群众正确看待贫困,摈弃“等、靠、要”思想,通过树立正面典型、分享励志故事、开展评选表彰等形式,健全激励机制、形成带动效应,激发贫困群众主动脱贫的内生动力,让其尽快实现从“要我脱贫”向“我要脱贫”转变。

  把输血和造血结合起来。“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要在改善农村基础设施、提升公共服务水平的基础上,根据群众需求积极开展主导产业技能培训,帮助群众攻破技术难题,掌握科学的种植、养殖等技术,餐饮、农家乐等经营方法,确保有劳动能力的贫困群众人人都有一技之长,避免部分群众产生等、靠、要的错误思想,让其逐步实现从“输血”向“造血”转变。把脱贫和脱俗结合起来。农村群众大都是比较淳朴善良的,价值观混乱、不知感恩的只是少数。要大力培育涵养文明土壤,不断丰富农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通过开展“送文化下乡”、“送文明进村”,开展道德讲堂、道德评议会等,狠刹歪风陋习、消除思想顽疾、提升群众素养,让其在筑牢“精神高地”中,整体实现从“有获得却无感”向“明事理”、“知感恩”转变。

  把治理和治效结合起来。群众获得感不强、满意度不高,主要原因是一些乡村的治理比较粗放,信息公开不够及时到位,群众心存疑惑、对干部的信任度不高。帮扶干部要放下架子,俯下身子,充分发挥“精神桥梁”作用,通过经常性地“拉家常”、不断地“讲道理”,帮助群众解开思想上的疙瘩、帮助基层干部改善乡村治理方式,提升政策的透明度、提高群众的信任度,确保脱贫攻坚全面胜利、乡村治理扎实有效。(李吉明)


编辑:贺心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