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递员居然“不是员工”?

2019年04月17日07:44

来源:大河网-河南日报

  “我穿着这家快递公司的工服,送着这家快递公司的快件,不能因为没签劳动合同,就跟快递公司没关系吧。”日前,快递理货员徐某在法庭外跟记者讲述自己的困惑。业内人士指出快递行业用工关系复杂,建议劳动监察部门对其加强劳动用工监管。(见4月16日《工人日报》)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普及,包括网约车司机、外卖送餐员、快递员在内的“网约工”,已成为数量庞大的劳动群体。国家信息中心分享经济研究中心的报告显示,目前我国共享经济的服务提供者人数约为7000万人。然而,快递员“不是公司员工”却是一种普遍现象,“网约工”们往往面临着无劳动合同、无社会保险、无劳动保障等“三无”局面。

  目前,包括快递员在内的“网约工”,与平台之间基本上是劳务关系,意味着双方是平等的民事合作关系,其权利难以得到保障,且“以罚代管”现象比较普遍——平台从“网约工”身上获取了不菲的抽成,同时会通过催单、扣款等方式对劳动者进行管理,相当于把经营风险转嫁到了劳动者身上,发生安全责任事故时,赔偿责任也往往会落到劳动者身上。

  这显然值得多方反思。针对“网约工”劳动群体,政府应实行“包容审慎”的监管,出台相应的政策与保障制度,比如,一些地方已开始探索在“网约工”集中的行业引入工会制度。再如扩大商业保险的覆盖面,为送餐员、快递员统一购买人身意外险、第三者责任险,实现较好的劳动保障。 (汪昌莲)

编辑:史海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