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声】95后大学生需补“觉”更需补“钙”

2019年04月19日19:36

来源:大河网

  今年3月份,《2019年中国睡眠指数报告》在深圳发布,报告显示:70后最爱睡前看书,80后最爱失眠,90后睡得最晚。数据显示,六成以上90后觉得睡眠时间不足,而作为95后的大学生一代,更是成了缺觉的主力军。(4月19日中国青年报)

  部分大学生因课业和社团工作而睡眠不足,确实值得爱怜和点赞;而更多的同学熄灯后用手机或平板电脑刷微博、看短视频、网络聊天或玩手机游戏,更值得关注和纠偏。

  大学生活是丰富多彩的,但多彩必须是来自学习专业知识和提升综合能力。个别人将熄灯后时间用于刷微博、看短视频、网络聊天或玩手机游戏,最终导致睡眠不足,这本来就不可避免,但多数学生都有这样的习惯时,确实是一个可怕的现象。

  大学本身就是一个大熔炉。步入大学门槛之后,大学生不仅要学深学精专业知识和技术,还要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政治素养,以及社会交际等能力。经常牺牲熄灯后的休息时间,去换取一些无谓的瞬时愉悦,不难看出,这些学生十分缺乏“觉”,而从深层次来说,他们缺乏的是遵守校规校纪的自“觉”,是努力学习专业知识、为国为民做贡献的“觉”悟。他们身上本该拥有的精神之“钙”严重不足。

  大学生是下一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主力军,补足“觉”才能长精神,精神足才能担重任。

  首先,做好思政教育是关键。思想政治教育是治疗大学生缺“钙”的灵丹妙药,它不仅牵涉到大学生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养成,而且直接影响到他们法律意识、政治素养的提升,决定着他们未来的人生走向和发展历程。只有将思想政治教育落实到位,才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出又红又专、德才兼备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其次,落实校规校纪是保障。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大学校园更离不开规矩。一方面,教师必须带头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在做好传道授业解惑的同时,严格要求自己,在生活和工作中为学生起到表率,努力用自己的严谨治学精神影响学生一生。另一方面,学校要根据实际制定和完善学生管理制度,并严格落实。规矩意识对一个人的生活工作习惯影响深远,大学生在遵规守矩的过程中更容易产生敬畏心和责任感,更有利于以后顺利融入社会,快速进入建设者和接班人的角色。

  最后,加强引导是手段。作为大学教学的主体,大学生自主意识较强,但主动动手能力不足,因此,教师的主导作用在大学校园里成为必需。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有责任感和使命感,并通过教学过程将这些传递给学生,引导学生创新思维、主动参与,将校园所学与校外实践结合起来,让学生“人尽其才”,努力做到“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大学生缺觉不仅伤身,而且伤“神”,让他们回归自我,是全社会的责任。(老车新辙)


编辑:梁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