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声】17岁少年跳桥身亡,谁之过?

2019年04月22日17:09

来源:大河网

  近日,上海卢浦大桥上,一男孩突然跑下车后,迅速爬上桥栏一跃而下,紧跟着的女子从车里追出,因没能抓住他坐地痛哭。120到场后确认,男孩已无生命体征!男孩今年17岁,是某职校二年级学生,因在校与同学发生矛盾后,又遭到母亲批评,于是趁母亲靠边停车时跑出车门,跳下大桥。(中国新闻网)

  一边是花季少年的轻生,一边是母亲的失子之痛,看到这样一则新闻,读者也不得不为之揪心,对于很多独生子女家庭来说,这样的打击是“毁灭性”的,多么希望悲剧不要发生。但是在为之叹息的同时,仍忍不住发问:什么样的事情让如此年轻的孩子毫不犹豫地结束自己的生命?家庭教育是否促成此事件发生的原因之一?

  首先,孩子出了什么问题?孩子心里究竟在想什么呢?他身边究竟发生了什么呢?他想要的沟通方式究竟是什么呢?多少家长倾注了所有心血想给孩子最好的教育,却忘了去听一听孩子内心最真实的想法。

  其次,在家庭教育方面,主要有两种言论,有的认为父母在家庭教育中过于溺爱孩子,以至于孩子经受不住挫折教育,哪怕是来自于父母的批评;另一部分认为父母在家庭教育中过于严厉,从而导致孩子的心理压力过大,所以当压倒孩子心理的最后一根稻草来临之际,孩子才选择了这样决绝的方式。

  整件事情没有完全调查清楚之前,我们不能妄加评价,但是有一点就是关注青少年心理健康,已经迫在眉睫。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曾对青年进行了心理健康专题调研,发现近三成青年有抑郁风险,过半有不同程度焦虑问题,经济、职业、学业是青年的三大压力源……现如今青少年承受的压力和诱惑越来越多,而心理承受能力不够,早期表现又不太明显,不少父母觉得是青春期表现,最终往往因为一件小事的触发,可能酿成不可挽回的悲剧。

  或许,是时候给孩子们上一堂“生命教育课”了。

  顾名思义,生命教育旨在通过对生命问题的探讨,引导人们认识生命价值,维护生命尊严。与专业知识不同,生命教育重在体验,一个人的成长终究要亲身体验、亲自感悟,通过读书、旅游、社交去感知世界的丰富多彩,通过自己的独立思考去发现生活背后的美好,尽可能地拓展生命的宽度。就像米兰·昆德拉所说,“生命中不能承受的,不是存在,而是不能发现自我,并成为自我”。

  呵护青少年心理健康,家庭、社会、学校一个都不能少。家庭方面,家长要主动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和家庭关系,对孩子有适度的期望,用发展的视角来审视和引导孩子。学校方面,要积极引导儿童青少年保持健康、积极的心理状态,把心理健康教育融入到学校各项教育活动之中,润物无声,组织并引导孩子参加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校园文化和社会实践活动,促进其全面发展。社会层面,要利用并规范大众传播媒介,积极营造良好的社会风气,减少社会上不良风气波及学校,以免影响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成长。(魏蔚)

编辑:郭同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