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让“暖心伞”成为“暖心散”

2019年05月17日07:50

来源:大河网-河南日报

  今年3月,钱江晚报和杭州公交集团、阿里巴巴天天正能量联合发起了杭州公交“暖心伞”公益活动。4月10日,首批1250把杭州公交暖心伞上线,250余辆公交车内多了一抹温暖的橙色。然而,截至5月12日,杭州公交暖心伞借出去741把,但还回来的却只有94把。(见5月16日《钱江晚报》)

  “暖心伞”,顾名思义,就是方便没带伞的乘客,以防被突如其来的雨水浇成“落汤鸡”而在公交车上摆放的、乘客根据需要可以随时免费使用的雨伞,这无疑是解了乘客的燃眉之急,为风雨中出行的市民送上了一片爱心和关爱。应该说,小小的一把雨伞,凝聚着爱心,融入了信任。但没想到这种暖心遭遇了“有借无还”的传递障碍,而这恰恰反映出了部分使用者低下的公德意识。

  按道理来说,“需要时请拿走,方便时请送回”应该是“暖心伞”延续生命的第一准则,也是每个使用者应该具备的道德素养。所以,我们每一个需要者在体会到“暖心伞”带来温暖的同时,更应该理解“暖心伞”设置的初衷与宗旨,应该有“服务他人、方便他人”的仁爱之心,守住“有借有还,再借不难”这一做人的基本底线,让自己成为这种暖心之举长久地传承下去的传承人之一,从而让人与人之间的关怀与信任更加持久,让“暖心伞”给更多人送上一片遮风挡雨的天空,绝不能因“为了自己方便”的一点点“私利”而让“暖心伞”变成“暖心散”。     (袁文良)

编辑:史海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