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城市成为“步行天堂”

2019年06月06日08:19

来源:河南日报

  在6月5日“世界环境日”前夕,交通运输部等12部门和单位联合制定了《绿色出行行动计划(2019—2022年)》。“行动计划”提出,推进绿色出行应通过优先发展公共交通、建设绿色出行友好环境、增加绿色出行方式吸引力、增强公共出行意识实现;到2022年,初步建成布局合理、生态友好、清洁低碳、集约高效的绿色出行服务体系。

  优先发展公共交通是绿色出行的重要方式,既可以减少私家车的使用,又能解决交通不便。不过,无论是在大城还是小城,让人们有步行和自行车的空间,甚至是比肩机动车道的空间才能算得上是真正的绿色出行,因为步行和自行车几乎不产生污染和温室气体。越是大城市,越要留给人们步行和自行车的空间,这不仅是绿色出行的硬核,而且是以人为本的体现。

  令人欣喜的是,“行动计划”对步行和自行车空间有了比较多的重视:统一划归为慢行交通,要求完善慢行交通系统建设,开展人性化、精细化道路空间和交通设计,构建安全、连续和舒适的城市慢行交通体系;要求按标准建设完善行人驻足区、安全岛等二次过街设施和人行天桥、地下通道等立体交通设施;在商业集中区、学校、医院、交通枢纽等规划建设步行连廊、过街天桥、地下通道,形成相对独立的步行系统。

  今天的人们对城市有了种种定义和设想,如传统城市主义、基础设施城市主义、市场城市主义、繁殖城市主义、可持续城市主义、清洁城市主义、数字化城市主义等,并按这样的定义来建设城市。有专家提出,现在和未来,步行友好城市是宜居城市的标志和以人为本。仅以出行方式单一维度来看,步行的性价比较高:既便宜又自由,任何城市、镇、街区都可以进行;同时,步行的绿色效果和可持续发展的功效已经得到充分证明,通过慢行交通方式,能让人们广泛交流和联系,增加健身和锻炼机会,创造方便的生活环境,增进公民的健康,提升公民的幸福感。

  现在,各地都在秉持以人为本,思考和设计步行友好城市。规划城市和社区时,以人为中心而非以汽车为中心,同时充分考虑社会、环境、经济等要素,以及周边配套设施齐全,打造“步行天堂”,城市才能让生活更美好。

  (张田勘)

编辑:郭同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