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翻垃圾山也是一种环保演练

2019年06月14日07:20

来源:大河网-大河报

  □大河报评论员赵志疆

  新郑市薛店镇包嶂山村南侧存在一个20多亩露天垃圾场,附近村民称生活受到严重影响,怀疑饮用水被污染。大河报曾多次进行报道。随后,多个部门介入督促整改。6月13日,大河报记者再次赶往现场探访,发现露天垃圾场已清理,即将交给村民恢复耕种。此外,当地饮用水也检测合格。

  一座垃圾山,多少村民怨。绵延约1公里的垃圾山触目惊心,当地村民就居住在百米之外,终日与垃圾山相伴,村民的痛苦和烦恼可想而知。令人感到欣慰的是,在大河报多次推动下,终于“推翻”了这座令人苦不堪言的垃圾山。过程虽然曲折,结果总算是令人感到欣慰。

  此次事件中,薛店镇政府的积极态度值得肯定——面对问题,既没有顾左右而言他,也没有塞责敷衍,而是积极整改,并举一反三进行排查监管,通过建立台账等措施避免类似问题再次发生。相比起个案的解决,扎紧制度的篱笆显然更加重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守卫绿水青山,首先就需要拉起防护网、树立防火墙,将各种污染源排除在外。

  生态文明建设已经上升为国家战略,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就需要对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零容忍。污染下乡时有发生,一方面是因为农村地区监管相对薄弱,另一方面则是因为地域广阔,执法人员相对捉襟见肘。在这样的情况下,拓宽监督举报渠道显得格外重要。农民对农村污染的情况最了解,对偷拍投放污染物的监督也最直接,积极听取农民的反馈,更有助于维护家门口的绿水青山。

  党的十九大将建设美丽中国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大目标,提出着力解决突出环境问题,将提升环境质量作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也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村民过去求生存,现在求生态;过去盼温饱,现在盼环保;过去希望尽快富起来,现在不仅希望生活更富,而且希望生态环境更绿、更美。

  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不仅需要社会各界的广泛参与,而且离不开基层政府的统筹安排、协调指挥。薛店镇搬走垃圾山的过程,实际上也是一次环保综合治理“大练兵”,经此一役,希望今后面对类似问题的时候,当地的应对措施能够更加快速积极,进而将环境污染防患于未然。

编辑:张馨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