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大连,有一位大爷乘地铁,衣服上别着一块“勿需让座”的LED胸牌,引发了全国网友狂赞,被称为“硬核大爷”。这位老人今年76岁,当过三年兵,他关于这个情况是这么解释的:“现在的年轻人都不容易,我站着也没问题的,为避免让座,所以购买了这块胸牌!”(大连电视台)
之前,媒体爆出不少关于给老年人让座引起冲突的事件,比如有乘客为了谁应该让座争执不休,最终当众拿出身份证比年龄大小;还有老人为老不尊,面对不愿意让座的女孩子,直接坐到人家的大腿上。再来看这则新闻,有一种如沐春风的感觉。“硬核大爷”体谅年轻人的不容易,很让人感动,这样的老人多了就能为老年群体的形象加分,“坏人变老了”的说法也就不攻自破。
让座说到底是道德自觉的问题。当别人有需要的时候积极让座是一种道德自觉,而在别人没有给自己让座的时候,不逼迫别人让座、不对别人进行道德绑架,也是一种道德自觉。现在的年轻人迫于生活与工作的双重压力,显得更为疲惫与劳累,能够抽出时间在车上小憩一下对上班族而言已经不易,更何况年轻人也有生病、体力不支的时候,没有及时为老人让座,可能是累了困了或一下子没有反应过来,并非不懂礼让老人,不能简单从道德角度加以指责。同样,面对身边的“老弱病残孕”群体,需要我们让座的时候也理应毫不犹豫地站起来。老年人如果因身体等原因确有需要,也要大胆表示出来,不要担心别人误解就强行撑着,大家互相体谅和尊重自然也就不会有那么多纠纷和矛盾了。
此外,假如大家外出遛弯或玩耍,最好不要在早晚高峰期乘坐公共交通工具,错峰出行、不扎堆儿,也是一种自觉和善意。还有老人在乘坐公交、地铁的时候,自己主动携带小板凳,当然了,老人自带板凳乘公交安全系数低,所以,我们并不提倡越来越多的老人加入到“板凳大军”之中,而是应该积极学习他们的可贵精神,看到他们的谆谆善意与高度的道德自觉。
人和人之间的相处和交往,最需要的是相互理解、相互体谅。互相体谅尊重才能彰显城市素质。只有像“硬核大爷”一样先伸出友善之手,他人才能接过这根道德传递棒,才能引领和谐的社会新风尚与正能量。(星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