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要让群众“唱大戏”

2019年07月09日07:46

来源:大河网-河南日报

  “乡村振兴既不能缺少‘台柱子’,更离不开群众‘唱大戏’”。

  □冯军福

  清清的河水,葱茏的古树,青砖黛瓦的农舍,沿河铺开的石板路……炎炎夏日,记者来到了巩义市竹林镇长寿山风景区,在这里看到了乡村巨变后的好风景、好“钱”景。

  除了农家乐,风景区山脚下的一条特色仿古街共有100多家小吃店,其中70多家都是由当地老百姓经营。徐继霞是竹林镇石鼓街社区居民,她在古街上卖烤冷面,每年秋季的红叶节期间,一天的营业额就可达上万元。去年,长寿山风景区的游客数量突破500万人次,商户人均年收入超过6万元,当地的老百姓依靠“卖风景”过上了好日子。

  很难想象,30多年前的竹林镇却是另一番模样,这里山高、石厚、土薄、缺水,曾是远近有名的穷山沟。“住在竹林无水吃,守着荒山啃红薯,有女莫嫁竹林沟,竹林吃水贵如油”,说的就是当年竹林贫穷落后的真实面貌。面对“一穷二白”的村级集体经济,时任村党支部书记赵明恩带领群众坚持走集体致富道路,利用南山有铝矿、北山有煤层的资源优势,建工厂、拓市场,村里80%的劳动力实现了本地就业,还吸引了周边8000多人前来打工,穷山村进化成了明星镇,老百姓的生活越过越红火;为了改善村民的生活环境,竹林镇政府积极筹集资金,“引黄入竹”工程解决了群众“吃水难”,“村改居”把旧村庄蜕变成了新社区,居民幸福指数噌噌往上升。

  然而,发展起来以后的问题不比发展前少。放眼全国,在推进乡村振兴战略过程中,不少地方暴露出一些共性问题:有的依靠产业发展刚刚吃饱穿暖,就想躺下来享受,满足于现状,陶醉于过去,缺乏敢闯敢冒敢试的精神,没有创业创新创富的劲头;有的产业转型慢,不愿转、害怕转,做不到与时俱进,甚至走向了污染之路,“室内现代化、室外脏乱差”“垃圾无处去、污水到处流”等现象十分突出;有的钱包鼓了,思想却空了,乡风文明也随之抛到脑后,一些干部群众把“向前看”说成“向钱看”,认为“讲实干”不如“讲实惠”。

  竹林镇同样遭遇这些“成长的烦恼”。如何激发广大干部群众干事创业的热情,怎样处理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什么才是一个地区发展不竭的动力?竹林人一直在思考,并逐步探索出一条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有效路径:以“三评”促党建,以党建促发展。所谓“三评”,即“群众评党员,党员评支部,支部评党委”。通过一年两评(年中初评、年底总评),把镇里的大事小情、大账小账拿到群众面前晒一晒、亮一亮,让群众评说,促干部担责,上下一条心,干群一股劲,“发展中的困难”一一得到解决。

  竹林的发展是我省扎实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缩影和典范。来到竹林镇,记者感受最深的就是竹林人超前的思想观念和饱满的精神状态。从起初的抓农业、搞工业,到后来的促转型、调结构,再到推进农村产权制度改革,竹林往往在别人还没起步的时候,就已经跑在了前面。

  “竹林奇迹”给我们以启示:乡村振兴既不能缺少“台柱子”,更离不开群众“唱大戏”。在广阔的乡村舞台上,基层党员干部就是“台柱子”,“台柱子”表演得好,戏才精彩,才有高潮有掌声。在基层一线奋战的乡村干部,要充分发挥示范带头作用,思变谋变善变,敢想敢拼敢干,这样才能变资源优势为竞争优势,化无形资产为有形效益。同时,乡村振兴也不能只靠党员干部单打独斗,一个领导干部,纵然能力再强,本事再高,也不过是一个人的力量。只有广泛听取群众意见,充分调动群众的参与热情,让群众“唱大戏”,乡村振兴才会更好实现。

  群众是改革发展的实践主体,也是乡村振兴的动力来源。回顾改革开放以来的农村改革历程,从大包干到乡镇企业崛起,从土地流转再到特色乡村建设,无一不是发端于最基层人民群众的改革实践。充分调动人民群众参与乡村振兴建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就要一切围着群众转,一切为了群众干,充分发动群众、依靠群众,“干不干”让百姓定,“干什么”让百姓选,“怎么干”让百姓提,“好不好让百姓评,形成民事民议、民事民办、民事民管的多层次基层协商格局。如此,广袤乡村才能涌现更多“竹林”、处处生机。

编辑:史海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