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报评论员赵志疆
老年代步车引发的事故有多频繁,从四川省南充市南部县接连发生的事故可见一斑。
8月3日,南充市南部县一辆老年代步车发生燃烧,致车上2名幼童死亡。目前,车主敬某(男,南部县人,54岁,系两名幼童的爷爷)已被警方控制。2名幼童死亡的悲剧触目惊心,没想到,仅仅一天之后,老年代步车再次闯祸:8月4日晚7点左右,南部县柳林广场附近一辆红色老年代步车撞倒一老人,老人头部受伤流血不止。在此之前,7月17日中午,南部县境内一老年代步车与一辆大客车相撞,老年代步车驾驶员不幸身亡。不到1个月的时间里,南部县就发生了三次老年代步车引发的事故,放眼全国,老年代步车的安全状况到底怎么样?
据央视报道,近五年来由老年代步车引发的交通事故已达到83万起,其中死亡人数突破1.8万人,18.6万人在事故中受伤。老年代步车频频闯祸,一个重要原因是因为缺乏国家标准和相关管理法规。虽然实质上与机动车没有差别,但老年代步车并不在《国家机动车产品公告》登记范围内,因此不能办理牌照,而按照《道路交通安全法》的规定,没有牌照的机动车禁止上路。因此,老年代步车本身就是一种无合法手续、无牌照、无保险的“三无产品”。因为缺乏管理,不少老年代步车见缝就钻、随意变道,各类交通违法现象屡见不鲜,不仅破坏交通秩序,自身也存在巨大的安全隐患。与此同时,因其没有合法身份,一旦发生交通事故,受害人的权益很难得到保障。
针对老年代步车存在的诸多乱象,2018年11月,工业和信息化部、发改委等六部委联合印发《关于加强低速电动车管理的通知》,要求各地组织开展低速电动车清理整顿工作,严禁新增低速电动车产能,加强低速电动车规范管理。以老年代步车事故频仍的现状为背景,老年代步车清查工作不能只在路上下功夫,全面清查已迫在眉睫。其实,市场上的所谓老年代步车,只是商家玩弄的一个概念:真正意义上的老年代步车始于电动轮椅,因其属于医疗器械,经销商必须具备医疗器械二类经营资质。反观市面上的老年代步车,大多刹车、油门、挡位一应俱全,不仅外观与机动车没有差别,速度也相差无几。制止老年代步车野蛮生长,首先就需要加快设立统一的安全标准,对不合格的车辆进行查处。在此基础上,有必要尽快出台对老年代步车的回购、置换、鼓励报废等政策。
老年代步车之所以在争议中野蛮生长,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客观上满足了不少老年人的出行需求。因此,面对这一老龄社会的特殊产物,既应该明确产品标准、生产资质,同时也有必要维护好老年人的出行需求,做好相关服务。不少老人购买使用老年代步车,是为了接送孩子上下学,对此,不妨扩大校车规模,对校车实现人性化管理,允许老年人陪同孙辈上校车;一些老人购买代步车是为了满足交通高峰期的出行需求,对此,不妨在老年人用车高峰期加开老年人公交专线;除此之外,还可以兴建更多便民设施和配套服务,通过缩小便民生活圈的半径,让老人能够通过步行满足基本生活需求。
一方面规范老年代步车的生产和销售,另一方面为老年人的出行提供更多便利和保障,如此双管齐下,有助于消除那些游走在法律灰色地带的“马路杀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