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慎毅
随着超强台风“利奇马”的登陆,浙江、江苏、上海、安徽、山东等多地出现大范围强风暴雨天气,已造成较为严重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在各地应对台风的过程中,许多“逆行者”画面让人潸然落泪。
在杭州,公安城管联手转移35名在野外露营的游客,社区干部和城管队员把孤寡老人护送到安置点休息;在永嘉县,村支书徐文海一直在抗灾一线,母亲挂完求救电话不久,来不及逃生遇难;在台州,电力工人田汉霖抢修一整夜被单位强制休息,他一下子情绪失控哭了起来,“这么多线路跳了,我尽力了,但还是感到无能为力”;在苏州,消防员吉侯牛培坐在马路牙子上,吞下了他从单位带出来的第11个包子后,第三次转移救援地点……
台风肆虐人挺立,水灾无情人有情。在这场台风的考验面前,广大党员干部群众,以极端负责的精神、坚韧不拔的意志应对极端天气,没有怨言,没有谣言,只有忘我的投入。他们构筑起坚实的安全防线,展现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扎实作风。
考验不止危险时,台风过后仍需要这种顽强的作风。交通的恢复运营、积水的及时排除、水电气线路的抢修、菜价的稳定、垃圾的清理等,都需要以最快的速度保障群众的正常工作生活。上海在11日6时解除台风黄色预警和暴雨蓝色预警信号后,已在这些方面积极行动起来。
水灾过后还要反思。有网友说,本地的水灾没有想象中那么严重;也有网友说,没想到本地的水灾比想象中更严重,这就折射出不同地方在防灾减灾的常态化、制度化、科学化工作上的差距。近年来,逢雨必涝、“城中看海”,成为不少城市在迅速扩容中无尽的烦恼。按照国务院办公厅2015年10月印发的《关于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的指导意见》,到2020年,城市建成区20%以上的面积,要达到降雨就地消纳和利用的目标。但根据许多试点城市的实际情况,投入大量资金、建设许多项目,还是很容易出现内涝。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海绵城市也不可能一蹴而就,要有打持久战的耐心。既然是系统工程,就应当用科学的精神、采取系统的方法,抽丝剥茧,一步一个脚印地扎实推进,久久为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