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解垃圾围城不能全推给垃圾分类

2019年08月13日07:59

来源:大河报

  □戴先任

  现在,快递等包装垃圾已成为城市生活垃圾增量的主要来源,但与此同时,选择使用“创意改良”绿色包装、助力垃圾减量的商家也越来越多。专家表示,我国社会已掀起垃圾分类的新风尚,但要从根本上破题垃圾围城,还需从源头端减少垃圾生产,从末端做好环保治理,配合垃圾分类,共同形成垃圾处理的产业闭环。(8月12日新华社)

  垃圾分类成了社会议论的焦点,上海、北京等大城市率先吹响了“强制垃圾分类”的号角。但垃圾分类对于破解垃圾围城来说,只是一种末端治理,末端治理固然重要,但要走出垃圾围城困局,就不能只有垃圾分类,还要进行源头治理。

  比如要从源头减少垃圾生产,像快递餐饮包装,就是垃圾围城“新主力”。有数据显示,2017年我国202个大中城市生活垃圾产生量达到20194.4万吨,部分城市垃圾围城的问题突出,以常住人口超两千万的北京为例,每天产生近2.6万吨生活垃圾,而快递包装垃圾在其中已经占据相当比例。国家邮政局发布的数据显示,仅2015年一年,我国快递业所使用的胶带总长度就达169.85亿米,可绕地球赤道425圈,纸板和塑料实际回收率不到10%,包装物总体回收率不到20%。

  要解决包装垃圾问题,就需要从生产端进行垃圾减量,比如引导企业研发再生技术,实现生产端可循环利用。如现在很多外卖行业减少塑料餐具的使用,就有利于环保。这些都需要加强引导与鼓励,对于不能使用环保餐具、环保包装的外卖企业、快递企业,要予以相应的惩治。

  要减少垃圾污染,就需要从源头、中端、末端进行全方位综合环保治理,形成完整的“闭环”,这样才可能对垃圾围城难题进行破解。当然,垃圾分类正是减少垃圾污染的一个有力切入口,通过强制垃圾分类有助于带动全方面的垃圾治理,这正是各地强调垃圾分类的原因所在。但不能将垃圾分类变成“单兵作战”,不能只让公众承担垃圾污染的责任及肩负破解垃圾围城的使命。通过进行全方位、全链条的综合治理,环环相扣,落实到人、落实到企业,这样才能全方位、无死角地对垃圾污染进行“火力全开”,还公众一个宜居的居住环境,保护好我们世代繁衍生息的这个星球。

编辑:郭同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