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日报评论员 丁新伟
8月26日召开的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五次会议,研究推动形成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问题、提升产业基础能力和产业链水平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在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要充分发挥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和超大规模的市场优势,打好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的攻坚战。”(据8月27日本报报道)
对于工业规模跃居全国第五位、中西部第一位,成为新兴工业大省的河南而言,立刻行动起来,在提升产业链水平上展示新作为、实现新突破,努力打造独具特色的产业链升级版,才能向更加出彩的目标扎实迈进。
中国最大直径泥水平衡盾构机“春风号”,河南出品,世界一流水平;平高集团的“特高压输变电装备关键技术”,为全球提供超七成的控制系统;过去以屠宰为主的加工企业双汇,如今已经成为集养殖、加工、物流于一体的现代跨国公司,年销售额1500多亿元,其中在欧美市场上的销售额将近1000亿元……我们之所以能用一个个鲜活的事例,让参加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河南专场新闻发布会的中外记者,由衷地为“开放的河南更出彩”点赞,抢抓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机遇,在国际产业体系中建链、补链、延链是一个重要原因。
由河南工人组装的一部苹果手机,零部件来自全球200多家供应商。这意味着只有加快融入全球产业链,河南才能改变偏重、偏粗、偏短的产业结构,加快从经济大省向“经济强省”飞跃。淅川的淅减公司收购意大利减震器公司,引进高端生产线,产能提高1.5倍;并购德国博世电机公司后,郑煤机集团实现了由煤矿机械制造到汽车零部件制造的结构调整;融入国际分工体系生产镁合金汽车轮毂,长葛的河南德威科技公司从传统板材生产商,转型为精密部件制造者……在众多产业链整合好故事的示范带动下,全省上下形成了从“要我转”向“我要转”、“被动转”向“主动转”、“点上转”向“面上转”的良好氛围,产业转型升级呈现出勃勃生机和崭新局面。
成绩虽好,却不能有丝毫懈怠。目前,我省在A股上市的企业约80家,总数量在全国排第13位,市值占比也不高,高科技企业相对缺乏,与经济大省的地位不相匹配。资本市场的实力,取决于产业的实力。当前,我省仍有很多产业处于产业链上游,国际竞争力不强,很多产品处于价值链低端,供给体系质量效率不高,很多企业处于供应链外围,难以融入全球市场核心供应链,凸显着提升产业链水平的迫切。主动融入国际分工体系,把产业链打造和创新链打造结合起来,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完善服务链,让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统筹协调起来,将有更多企业像郑煤机一样脱胎换骨,用产业链水平的提升,最有效配置全球资源、最大化分享增值效益、最有力提高竞争实力,持续打好“四张牌”,推动经济大省迈向高质量发展,挺起更加出彩的脊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