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隐形资助”可复制推广

2019年09月25日08:13

来源:河南日报

  □陈广江

  最近,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3名学生的饭卡每个突然凭空多出720元。这笔钱是学校通过大数据分析学生2018年在学校刷饭卡的记录,给每月在食堂吃饭60次以上、每天吃饭花销低于平均值8块钱的学生发放的助学金。(见9月22日澎湃新闻)

  既保护贫困生的尊严和隐私,又实现了“精准扶贫”,如此人性化、科学化的“隐形资助”赢得网友一片点赞。通过大数据让困难学生得到有尊严的资助,并非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的首创。事实上,早在2004年,中国科技大学就启动了“生活援助计划”制度,该制度通过数据分析“偷偷”资助贫困生,同学们亲切地称之为“隐形资助”。之后,很多高校前来取经,纷纷借鉴。2017年初,教育部办公厅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规范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的通知》中明确要求,“各高校应采用大数据分析、个别访谈等方式,深入、直观地了解学生家庭经济状况”“不能让学生当众诉苦、互相比困”,避免“把困难学生与非困难学生割裂区分开”。可以说,高校困难学生资助工作应体现人文关怀,保护受助学生的尊严和隐私,已成社会上下一致共识。

  有了大数据支撑,复制推广“隐形资助”模式变得更加容易。近年来,越来越多的高校采用类似“隐形资助”模式,渐成燎原之势,广受舆论好评。这是技术进步的体现,也是管理方式的创新。有了技术支持,加之完善管理机制,高校“隐形资助”模式应加速推广,让所有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得到有尊严、有温度的资助,让学校的管理工作体现出浓浓的人文关怀。

  当然,“隐形资助”模式理论上也存在漏洞,不能因为有了大数据,就放松了管理。比如,个别非困难学生因节食瘦身而消费较低,甚至刻意降低食堂消费数据,难免产生“不实数据”。此外,学生就餐数据也涉及个人隐私,学校应做好管理工作。凡此种种,都考验着高校的管理能力和智慧。数据是死的,管理是活的,“隐形资助”更要完善制度设计、强化动态管理,将误差最小化。

编辑:郭同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