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声】诺奖背后:喧嚣的舆论与寂寞的作家

2019年10月11日17:39

来源:大河网

当地时间10月10日,瑞典文学院常务秘书马茨·马尔姆,宣布将2018年、2019年诺贝尔文学奖分别授予Olga Tokarczuk(奥尔加·托卡尔丘克),波兰作家,(Peter Handke)彼得·汉德克,奥地利作家。(人民日报客户端)

有关文学的话题和新闻从来没有像诺贝尔文学奖揭晓那一刻集中迸发、呈现在大众面前,甚至已经演变成一场文学狂欢,从猜测入围的作家,到兴趣昂扬地寻找购买诺奖作品,最后或是丢弃或是搁置,心底留着一丝欣慰和一丝疑问,经过一些时日,趋于平静和沉寂。

每年一次,喧嚣的诺奖舆论再一次把我们拉回文学的界域中,使得在各大文学榜上缺席的作家再一次回到我们的视野中,不知道这是一种悲哀,还是一种失而复得。作为中国文学当代史的重要作家,很长时间里“真空”地存在着,评论界“失语”,读者群寥落无几,尽管近乎孤傲的、与世隔绝的作家,内心里依然有高层次文学读者的渴望。

短暂的热闹也是好的,足见我们对文学的热爱之心并未熄灭。日常生活的繁杂与网络技术的便捷,不断削弱着文学的力量与吸引力。不能否认,目前的确流行着轻视经典、消解经典的态度和现象,因为承载文字的媒介变了,阅读变得多样化,我们要接受这种变化。纯文学的兴盛不可能依赖短效的强心针,关键还在于文学经典直指人心的内在力量。

北京大学教授张颐武说:全球的纯文学有它自身出版和运作的完整机制,这种纯文学和一般的读者接触的大众小说等其实是有相当区隔的。诺贝尔文学奖是纯文学和大众最重要的交集之处,让在纯文学中具有名望的作家有机会进入大众视野,中国文学在国际纯文学圈子中还是处于相对边缘的位置。

中国作家走向世界,除了作品自身的“好故事”外,还牵扯其它因素,其中很重要的就是翻译,作品要通过翻译才能被外国读者阅读,而既精通语言又拥有较高文学素养的译者可遇不可求,对广大中国作家而言,重要的还是致力于踏踏实实的创作。(魏蔚)


编辑:张馨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