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7日,平顶山市公安局交警支队召开新闻通气会,公布对群众举报交通违法线索实行奖励的通告,群众举报交通违法线索即可获得微信红包奖励(大河网10月18日)。
在大河网的第三方平台上,该信息短时间内获得十万余阅读量、上百条跟帖评论。这样的“围观”说明了网友们对“交通治理”“举报有奖”有较高关注度。
随着经济发展,城市框架拉大,城市人口增多,城市治理的复杂性也是“水涨船高”,尤其是交通治理更为复杂。单单依靠相关部门显然会存在很多短板,在触及“点对点”治理的“末梢神经”上,需要与群众“面对面”进行处理时,会存在很多不足,比如发现问题不及时、反应慢、人手不足、处理不及时等等。
交通意识的强弱不仅反映了个人素质的高低,也是衡量一个城市文明程度的标尺。摄像头多了,违法的就少了。只有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到交通治理中来,才能让我们的城市交通变得越来越顺畅。微信举报简单易行,反映问题迅速及时、形象直观,每一个微信用户都可能是一个监督者。随着举报交通违法可以领取红包的奖励措施出台,势必会促进群众参与城市治理热情的高涨,形成一个对交通违法进行监督的天罗地网,让交通违法行为随时曝光得到处理。
在河南,让群众参与治理的方式不在少数,多地、多部门尝试“举报有奖”,且已取得一定成效。
今年3月14日,郑州市生态环境局召开的新闻通气会介绍,郑州市开展环境污染有奖举报工作1年9个月以来,全市共落实环境污染有奖举报累计1398件;4月19日,郑州市出台建筑垃圾遗撒有奖举报相关办法,最高奖励5000元;6月13日,河南首家“老赖地图”——“新郑法院老赖地图”上线,扫描附近的"老赖",举报有奖......
无论是交通,还是环保、建筑、司法等,都与群众生活息息相关,让群众参与其中,既能够调动群众的积极性,更重要的是这是一种治理思维的转变,依靠群众、借用群众的力量做好工作。同时,群众在举报他人的同时,也会在无意中规范自己的行为,这也是一种无形的警示教育力量,有利于在全社会形成自律氛围。
只有不断增强群众监督力量,充分体现“群防群治”,发挥群众“千里眼”和“顺风耳”的作用,减少发现违法问题的时间,让问题不断地“浮”出来,才能促进相关部门更客观、更具体、更快速地处理问题,提升工作效率,才能不断地消除群众不满意的地方,让群众更有获得感和幸福感。(南极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