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深推进以案促改制度化常态化

2019年10月31日07:40

来源:大河网

  □河南日报评论员

  剖析身边典型案例,省农信联社倒查岗位风险点3048个,新建规章制度65项,有效防范和化解了重大风险,各项业务指标持续走高;省自然资源厅狠抓整改落实,去年全省土地出让价款达2908.02亿元,同比增长74.9%,未发现一起违纪违法案件……近年来我省大力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要求,积极探索推动以案促改制度化常态化,改出清风满中原,受到中央领导的批示肯定。

  标本兼治是我们管党治党的一贯要求。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深入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必须坚持标本兼治,“要强化不敢腐的震慑,扎牢不能腐的笼子,增强不想腐的自觉”“要打通三者内在联系,在严厉惩治腐败、形成震慑的同时,扎牢制度笼子、规范权力运行,加强党性教育、提高思想觉悟,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早日迎来海晏河清”。

  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取得更大战略性成果,巩固发展反腐败斗争压倒性胜利,必须积极探索,把“坚持治标不松劲,不断以治标促进治本”真正落到实处。在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中,成功查办一起案件,好比打赢一场战役,不仅要能打胜仗,更要善于“打扫战场”,搞好“战后重建”,下大气力拔“烂树”、治“病树”、正“歪树”,使领导干部受到警醒、警示、警戒。深化以案促改,使之制度化常态化,充分发挥反面教材作用,深刻剖析典型案例,查找症结、堵塞漏洞,惩前毖后、治病救人,是贯彻落实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战略部署的具体举措,是推进标本兼治的有效做法,是深化正风肃纪反腐的重要抓手,是净化政治生态的实践载体,也是打造一支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高素质干部队伍的迫切需要,是以党的建设高质量推动经济发展高质量的现实要求。

  警示教育触及灵魂,惩治同步激浊扬清。按照中央纪委和省委部署要求,我省探索以案促改制度化常态化取得显著成果。围绕“谁来抓、抓什么、怎么抓”,在须臾不放松惩治的同时,以案发单位为重点,坚持一案一总结、一案一警示、一案一整改,下功夫构建体系、强化震慑、拓展延伸、深度结合,扎实做好执纪审查“后半篇”文章,全省超过1000万人次接受警示教育,查纠问题近15万个,修订完善制度7万多项。以案促改既高压惩治腐败,又让“查处一案、警示一片、治理一方”的治本效果不断显现,夯实了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前提和根基,改出了党委政府的号召力、党员干部的执行力、广大群众的向心力。

  善除害者察其本,善理疾者绝其源。向改革要动力,坚持不懈深化以案促改的实践,让我们收获了反腐倡廉标本兼治的宝贵经验启示。那就是要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必须在“四个坚持”上狠下功夫。坚持目标导向,在深化标本兼治、一体推进“三不”上聚焦聚力,三者并重不偏废、协同不脱节、贯通不割裂、具体不抽象。坚持问题导向,在补短板、强弱项上集中发力,选用案例客观精当,查摆问题直击症结,制定措施精准管用。坚持责任导向,在压实任务、协同作战上形成合力,打好“组合拳”,奏响“共鸣曲”,实现全覆盖、无死角。坚持实践导向,在落实落细、务实重效上用心用力,因地制宜、因案制宜,持续用力、久久为功,不断放大标本兼治综合效应。

  凿开混沌得乌金,蓄藏阳和意最深。当前,反腐败斗争形势依然严峻复杂,改革发展稳定任务繁重,需要我们拥有“铁一般的信仰,铁一般的信念,铁一般的纪律,铁一般的担当”。十九届中央纪委三次全会要求,以永远在路上的坚韧和执着把反腐败斗争推向纵深。重大使命和明确要求,决定着以案促改是系统工程、长久之策、常态任务,必须不断探索、完善、提升,在坚持中深化、在深化中发展,推动全面从严治党不断取得新成效新进展,为谱写新时代中原更加出彩的绚丽篇章提供坚强保障。

编辑:史海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