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不高明的“智能头环”

2019年11月05日08:38

来源:河南日报

  □丁新伟

  “量子波动速读”的骗局刚被拆穿,“智能头环”的坑就接踵而至。所谓的“智能头环”,是从浙江省金华市金东区孝顺镇中心小学毕业了几十年的学姐,捐给学弟学妹们的50个赋思头环。

  这个头环的神奇之处,在于学生们戴后,非常专注时亮红灯,比较专注时亮黄灯,正在走神时亮绿灯,产生的数据会实时上传到老师和家长的手机。能把孩子们的注意力波动,变成实时显示路况的交通信号灯,“智能头环”无疑比“量子波动速读”高明千万倍,其所带来的“黑科技”不良示范效应,尤其值得警惕。

  “量子波动速读”也好,“智能头环”也罢,这两个“黑科技”的衍生品,前者被舆论斥为骗子的伎俩,后者却引出安全、隐私和科学伦理等多个话题,就在于“智能头环”借助于几十个小学生的亲身体验,建构了一个经得起验证的应用场景,市场需求之门正在打开。“21天提升专注力,专治注意力不集中、做作业速度慢、好动、上课走神,做事没耐心”。“智能头环”的广告语已经在电商平台上弹出,既有120元的亲民价,也有7398元的高档品。“从将信将疑到深信不疑,看到孩子的变化很惊喜”“这学期成绩已经明显提高了,后悔没早点开始训练”“是孩子上学这么多年,花得最值的一次钱”……买家留下的好评,印证着很多网友的担忧:说不定一些公司也会为员工购买头环。

  看来,从小学生到职场人,假高科技之名的套路,总是“眉间心上,无计相回避”。“智能头环”这次瞄准小学生,远比“少儿编程”“蒙眼识字”等忽悠家长的智力开发,更具危害性,因为它突破了科技和教育的底线。

  相关信息显示,赋思头环由哈佛博士韩璧承带领团队在哈佛创新实验室孵化,据称是“全球首款应用于教育的非侵入式脑接口产品”,目前已经销往5个国家上千所学校,15000名学生使用,这意味着每个学校平均仅有15个学生使用。这种技术尚未成熟,缺乏背景实验,更可怕的是,这个“智能头环”进孝顺镇中心小学前,并没有向当地教育局报备,违反了相关规定。一项尚未成熟的技术,用在该小学几十名心智正在长成期的小学生身上,名为提高注意力,实则与大师兄的“金箍”没啥区别。

  虽然当地教育局已经叫停了“智能头环”,但是此事再次凸显当前教育的一个突出问题:无论是家长还是学校,忘记了寓教于乐、因材施教的根本。一些学校总是把属于老师的职责,要么推给家长,要么一刀切式地严管;一些家长则坚信望子成龙有捷径可走,沉醉于各种教育“黑科技”的忽悠。事实上,医院的脑电波治疗仪,很轻松就把大脑的活动轨迹打印在纸上,所谓的“智能头环”又能高明到哪里去。

编辑:郭同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