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是乡村永远的主打色

2019年12月05日07:54

来源:河南日报

    “打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组合拳’,‘百姓富而生态美’的幸福愿景就会不断照进现实。”

    □本报评论员 夏远望

    11月26日至12月4日,国务院组织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大检查。14个检查组深入14省(市)走村访户,不打招呼,不走过场,随机选择检查对象,发现问题,立行立改。

    《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方案》要求,到2020年,实现农村人居环境明显改善,村庄环境基本干净整洁有序,村民环境与健康意识普遍增强。在距目标任务期限只剩一年时间之际,国务院开展专项大检查,传递的信号十分明确,以此次大检查为契机,进一步提升认识、压实责任,动真碰硬按时保质完成三年整治行动目标任务,是当务之急。

    近年来,河南农村人居环境明显改观,但与广大农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相比,仍有一些差距。一些农村地区“有新房无新村”“室内现代化,室外脏乱差”,农业生产的面源污染还未根治,农民群众改善生活环境、改变传统落后生产生活方式的要求,从未像今天这样迫切。今年全国两会期间,李连成代表在向习近平总书记汇报时,动情地谈起农民的八个梦想,渴望“村里面有一个好的生态环境”。亿万农民的生态宜居梦想,是中国梦宏大叙事中最朴实、最动人的篇章。这些年来,全省各地在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上竞相发力,探索实践出了一些宝贵经验与做法,学习借鉴好的经验、好的做法,打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组合拳”,“百姓富而生态美”的幸福愿景就会不断照进现实。

    环境整治规划先行。新县周河乡西河湾村是一个有700多年历史的古老村庄,2013年前,这里还是房屋破败、残墙林立,沿河的一条主街道上,到处是牛棚、猪圈和厕所。而如今,西河湾村流水潺潺、炊烟袅袅,成了远近闻名的旅游胜地,被称为“画里乡村,梦里老家”。规划先行让西河湾村重新焕发勃勃生机,村里专门邀请清华大学、中央美术学院等单位的专家,科学布局生产、生活、生态空间。当前我省一些村庄仍存在无规划、乱规划和规划实用性差、科学性不足、实用性不强等问题,我们要发挥好规划设计师下乡作用,在广大乡村树立规划理念,进一步推动实现县域乡村建设规划、实用性村庄规划全覆盖。

    发挥群众主体作用。郏县渣园乡提倡“改善环境、美好家园、从我做起”,着力解决“干部热、群众冷”的问题,群策群力,推动改善人居环境工作;舞钢市尹集镇1000余名志愿者到24个贫困村开展服务,清理垃圾2800多立方米。人居环境问题是一个复杂的社会问题,不是单独家庭可以解决的。不管是垃圾或是污水,都需要政府、村庄和家庭相互配合解决,否则即使个别家庭安装了卫生厕所,也不能阻挡其他旱厕带来的蚊蝇。群众的事就要发动群众一起干,村民不仅是人居环境改善的受益者,同时也是行动者,必须尊重农民的首创精神,发挥农民的主人翁精神,提高村民的环保意识,倡树新的文明村风。

    破解资金制约瓶颈。宝丰县引导群众利用残砖旧瓦和废弃的石块、水泥块、预制板、电线杆等废弃建材,在村里建设广场、戏台、游园、排水沟等设施,使旧物件“变身”为新景观。随着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工作的深入推进,一些村庄在实现“三无一规范一眼净”后,在持续提升村容村貌的过程中,资金短缺成为瓶颈。遇到困难不能绕着走,就地取材、因地制宜,用“绿色”生“金色”,改造提升农村传统产业,拓展“生态+”模式,夯实农村生态产业基础,让农民赚上“生态钱”,多渠道筹资筹劳,才能破解环境改善难题,把良好的生态环境化为强大的发展后劲。

    从生产到生活,离开了绿色,乡村也就失去了本色。让我们多策并举持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让绿色成为乡村永远的主打色。

编辑:郭同欢

我来说两句 0条评论 0人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