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声】不要透支“众筹”的爱心

2019年12月13日16:10

来源:大河网

  以免费大病筹款为名的社交筹款平台“水滴筹”近日被媒体曝出,存在工作人员诱导病患瞒报信息筹款、根据筹款数量领取业务提成、套用固有模板博取公众同情等问题,引发社会舆论关注。(12月12日新华社)

  报道显示,百度一张病历就能用,套用模板博同情,平台也提供用以向社会公众筹款的套用文字模板;以用户协议形式逃避平台责任,削弱平台应尽的审核义务;规模庞大的“资金池”,管理使用不透明……包括“水滴筹”在内的多家网络众筹平台线上活动存在的诸多隐患,让人触目惊心。

  更让人困惑的是,通过查询工商登记信息,不论是“水滴筹”还是“轻松筹”,诸多网络众筹平台的运营主体均为商业公司而非公益组织。这些做着“免费公益”的商业公司,又是靠什么维系运营?媒体报道了两种方式:信息流变现,吸引生活、保险等相关产品入驻平台;引导用户加入“资金池”,凭借平台现金流获得孳息。这些显然与平台主打的“免费公益”招牌不相符合。

  不可否认,网络公益项目作为社会救济的一种途径,在当前具有积极意义,不少患病困难家庭正在通过这些项目获益,但同时也需要加强正面引导,落实对平台的监管责任。

  当前行业最需要做的,是增补公众对社会公益的信心,相关平台应该主动承担相应审查和监督责任,将网络众筹的重心放在“信息的真实披露”和对募集资金后续使用的有效监管上。平台自身应持之以恒与骗捐等不良行为做斗争,对恶意造假的筹款人,应将其纳入行业黑名单并做出公示,还应联合警方予以打击,并呼吁全社会共同抵制这些不良行为。行业主管部门也需要及时出台对相关平台“资金池”使用情况监管的指导意见,让相关资金在阳光下使用。如此,才能不透支“众筹”的爱心。(剑雨飞杨)



编辑:郭同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