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滩区到社区的迁建启迪

2019年12月16日07:35

来源:大河网-河南日报

  □刘婵

  中牟县狼城岗镇7个村在黄河滩区,是郑州市唯一一个承担滩区迁建工作的区域。据本报报道,该镇一方面做好群众工作,建设新社区,实现和谐搬迁,一方面加大扶贫力度,发展产业项目,让滩区迁出群众稳得住、能致富。从滩区到社区的生动实践,托起了群众“稳稳的幸福”,也给予我们诸多启迪。

  抓住搬迁这个难点。易地搬迁,在黄河滩区很常见,挪了穷窝才能拔了穷根,这是解决“两不愁三保障”问题中住房安全有保障的有效方式。但“穷家难舍”,群众不配合、不接受也是人之常情。对此,狼城岗镇的做法是“严格统一政策标准,选房全过程公证,并且规定村干部都要最后挑房”。易地扶贫搬迁工作是细活,干部用不用心、有没有私心,乡里乡亲在这些细节处自然能感受得到,真正尊重群众的意愿,正确理解群众的合理诉求,行动起来也就顺畅无阻了。

  盯住生态这条红线。从前,这7个村有300个砖瓦窑场,大量挖土取土,现在滩区上流转土地种上了万亩菊花,成为候鸟迁徙的重要停歇地。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就要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因地制宜、分类施策,让黄河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开发黄河滩区,也要始终把生态保护放在首位,筑牢生态经济之基、夯实生态经济之体、壮大生态经济之力,在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上取得新成效。

  扭住发展毫不放松。搬进新社区后,如何让老百姓既住得下,又有活干?狼城岗镇交通路网体系正在加快构建,蜗牛养殖、稻鳖混养等特色产业初见效益。放眼全省,从封丘的树莓、台前的黑木耳、原阳的红薯苗等“一个产业带动一方脱贫”的生动故事,到探索把支部建在产业上,以产业党小组促进产业发展,我省黄河滩区诸多精准扶贫经验启示我们,坚持实事求是、分类指导、精准扶贫,把种什么、养什么、从哪里增收想明白,积极推广可复制、可推广的脱贫经验,就一定能彻底打赢脱贫攻坚这场硬仗。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交卷”年,也是最吃劲的时候。每个清晨与黄昏,阳光洒遍黄河上,也照耀着滩区干部群众撸起袖子加油干、大步迈向富裕的身影。

编辑:张馨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