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声】腊八节施粥岂能少了这个“料”

2020年01月02日18:47

来源:大河网

  过了腊八就是年。作为中国的传统节日,每年的腊八粥都温情满满,免费施粥成了腊八节当天的亮丽风景线。

  信息时代,关于腊八粥的宣传几乎遍布所有的媒体平台,文图也好、短视频也罢,免费送粥的壮观场面驱走了阵阵寒意,给不少市民和环卫工等送来了温暖。一方面,免费施粥不仅解决了环卫工等人群当日的早餐问题,而且也让一部分市民走出家门,共享免费早餐,营造出欢乐祥和的节日气氛;另一方面,免费施粥活动弘扬了社会主旋律,在传承传统文化的同时,展示了人民群众的时代风貌,传递了正能量。值得一提的是,越来越多的施粥活动在全国遍地开花,更体现了我国传统文化的巨大魅力,展现出强烈的民族文化自信。

  不容忽视的是,文化传承更要体现时代特征,做到趋利去弊。腊八节施粥活动好处多多,但其中的一些不足之处需要及时弥补。从施粥现场展示的具体内容来看,大多用粥器具都采用当下人们惯用的一次性塑料制品,虽然方便快捷,但与当下的生态文明建设格格不入。虽然垃圾分类已经提上日程,但不少城市并没有全部真正落实到位,即使能够落实到位,过这个节生产出这么多白色垃圾,确实也有点儿得不偿失。

  习近平总书记曾说过,垃圾分类工作就是新时尚,为生活中践行生态文明建设指明了方向。从字面意思理解,对于生活中已经产生的垃圾,我们要认真对待,合理处理,尽可能做到循环利用;更深层次来讲,每个人在生活中都要践行生态环保理念,并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去参与生态文明建设。就腊八节施粥来说,社会公益活动更要做出新时尚,既让市民免费享受物质利益,更要调动他们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共享新的文化和理念。如果在活动前做好环保节约理念的宣传,让市民自带餐具,不但能让市民免费吃粥,而且还让他们直接参与到垃圾处理中来,更为重要的是,不仅活动费用大大减少,也避免了大量白色垃圾的产生,同时也为市民上了一堂节约环保观摩课。

  伟大理论需要具体理念的支撑,更离不开实践和行动。生态文明建设是一个系统的理论工程,需要人们养成节约环保的理念,并用这些理念来指导自己的行动,才能充分发挥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

  腊八节施粥要传承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更要体现出时代“口味儿”,明白“初心”,践行“使命”。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聚人心,让主流思想和重要理论入脑入心,指导行动,让传统节日穿上“时尚戎装”,才能焕发出时代风采,增强文化自信,永续文明华章。(老车新辙)

编辑:史海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