浓浓建言情 来自老百姓

2020年01月09日07:36

来源:大河网-河南日报

  □刘哲

  因为建议治理郑州市“乱贴条”的提案,很多人知道了我这个小委员。这几天,不断有熟人朋友转来该提案入选2019年省政协好提案的信息,我留言说:“其实自己希望这个提案速朽,没人再关注它,那说明老百姓的堵心事儿解决啦。”

  作为一个连任3届的委员,12年来我共写了27份提案,大多数都是紧密关联民生的,有3件提案获得年度好提案奖,一件获省政协五年好提案奖,比如《加强水电气暖等生活资料价格监管》,是针对当时这些生活资料涨价而听证会变成“听涨会”的;《关于加强保障房建设监管的建议》,是针对全省保障房建设进度滞后、违背有关法律规定的;还有去年的《关于刹住郑州市“乱贴条”、缓解市民停车难的建议》,经大河报、大河客户端报道后留言“井喷”,我的微信公众号阅读量也迅速达到“10万+”,并非提案本身写得多好,而是因为它说出了市民百姓想说的话。

  为了获得热力、自来水等价格管理的有关材料,我到郑州市审计局、市物价局价格所软磨硬泡,会同大河报记者一起调查;为掌握郑州市环卫工待遇的真实情况,十冬腊月我骑个小“电驴”,在金水区、二七区、管城回族区调查数十条街道30余名环卫工人。我至今忘不掉一些环卫工看着我欲言又止、连姓名都不敢说的样子,当时他们每月除了1240元郑州市最低工资,各种福利待遇都很缺乏。在郑州市已有所谋划的基础上,我的提案也起到了推动作用,使郑州市环卫工工资当年提高到每月2046元,还设立了绩效工资,为符合条件的环卫工缴纳社保金等。

  这些提案有的有了理想的结果,有的则没有。但无论如何,我看到了,我建议了,我就问心无愧,夜里也能睡得踏实。从大道理上讲,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党的奋斗目标,也是政协委员的奋斗目标。从个人来说,自己来自一个最普通的“城乡结合式”工人家庭,我忘不了当年那些下岗工人为了生计的辛酸奔波,忘不了这些基层老百姓办个事、遇到个麻烦的哀愁无奈。社会长足发展了,但民生无小事,他们的操心事、堵心事、焦心事,需要从党委政府到人大政协以至社会各界来关注和疏导解决。

  全国政协主席汪洋把委员履职提炼为“落实下去”“凝聚起来”。政协委员就要当一点一滴把党和国家大政方针、政策法规落实下去的“工兵”,把群众意见敏锐收集上来,以便沟通解决、赢得人心凝聚力量的“哨兵”。省政协这个平台让人感到严肃又温暖,委员素质培训、提案督办、履职激励、协商民主等逐年都在改革加强。别以为自己多了不起,只是你站在了大平台上,这话当时刻谨记。

  上世纪90年代末某年春节回家,我听到我们那个老旧家属楼的许多家厨房里传出“滴答”的水声。母亲告诉我:大家手头拮据吃水都难,只好这样滴一夜水,能接半桶,而水表不会走……那细微的滴水声,至今还在我耳边响着。

  (作者为第十届、第十一届、第十二届省政协委员,大河网络传媒集团总编室主任)

编辑:史海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