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声】抓住撬动点,夯实稳就业

2020年01月11日18:25

来源:大河网

  1月10日上午,河南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开幕。政府工作报告指出,2020年将扎实办好十一项民生实事,其中第一件是新增城镇就业110万人。实施职业技能提升和高职扩招行动,完成各种职业培训300万人次,新增返乡下乡创业15万人。

  就业居“六稳”之首,是民生之本,更是全面小康的一面镜子。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稳定就业总量,改善就业结构,提升就业质量,突出抓好重点群体就业工作,确保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在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加大的背景下,稳就业意味着小康的成色。

  2019年,河南实施全民技能振兴工程和职业技能提升行动,着力抓好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下岗职工、农民工等重点群体就业创业,组织各类技能培训338万人次;城镇新增就业138.3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3.17%;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45.8万人,新增外出务工人员返乡下乡创业25.7万人。在稳就业方面,取得的成绩可圈可点。但对今年的就业走向,仍不能掉以轻心,因为就业“旱涝不均”的现象一直存在,结构性矛盾一直突出。梯次性就业的短板待补,“技工荒”一直是业界困扰。加之低端产业对外转移,就业压力变数甚多。切实兜稳民生底线,改善就业结构是个撬动点。

  当前,就业结构性矛盾突出,高技能人才短缺,一般技能人才供应相对过剩。应进一步优化职业技能培育结构,提升高技能人才占比,更好满足社会需求,实现有梯度地促进就业。技能人才俗称“工匠”,随着全面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高端工匠缺乏仍然是不容忽视的短板。近年来,技能劳动者的求人倍率一直在1.5以上,高级技工的求人倍率甚至达到2以上。技能劳动者比例偏低,结构失衡,高技能人才严重匮乏,限制了中小企业用工需求的扩大。

  化解就业结构性矛盾,应进一步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加快职业教育由“教育教学型”向“产教融合型”转变,这是一个根本出路。在政策保障上,要健全技能人才培养、使用、评价、激励制度,大力发展技工教育,大规模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加快培养大批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政府应充分发挥引导资金投向的作用,动员更多社会资本投入技能人才的开发培养。协调好政府部门、教育培训系统、企业及劳动者之间的责、权、利,职前教育与在职培训“两手抓”,延伸培养人才链,进一步提高就业质量。

  企业应秉持人才投入的收益是最大收益的理念,通过目标激励、跨界培养、基地培训等措施,打造“双师型”,提高“工匠力”。真正的工匠型人才,不仅要看工艺技能和工作态度,更要看创新意识与创造能力。企业不仅要大力营造崇尚技术发明、厚爱工匠的企业文化,更要注重工匠精神的培养。总之,应从供给侧入手,建立和完善技能人才培养载体,优化技能人才创业平台供给,用事业激励人,用待遇留住人,形成人才济济的氛围,在唱响“中原质量”进行曲的同时,实现有梯度地促进就业,进而化解“有事无人干,有人无事干”的困扰。(张全林)

编辑:娄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