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精准治理提升幸福感

2020年01月14日07:39

来源:大河网

  “提升社会治理能力现代化需要我们像绣花一样解决真问题、满足真需求,将精细化贯穿于社会治理全过程。”

  □河南日报评论员 吕志雄

  省十三届人大三次会议举行记者会,6个部门的负责同志回答记者提问,从“官方带娃”的推广到老旧社区电梯的加装,从打击医院“黄牛”到做好农民工工资的治欠保支工作,提问者与回答者俯仰用心皆为民,问的问到点上,答的答得实在。

  一问一答中,突出的是问题导向。如何解决“上好大学难”、留人才难,如何打好蓝天保卫战,提出的都是一个个现实问题,回答的都是一条条针对每一个具体问题、行之有效的举措。在问与答之间,彰显着日益明晰的倾向——社会治理更加精准了。

  几十年经济的快速发展,带来了急剧的社会变化,新与旧急剧转化、城与乡急剧融合、社会结构迅速多元化复杂化,旧的矛盾尚未有效破解,新的问题又扑面而来,社会治理往往跟不上发展的步伐,这也成为影响人民群众幸福感的一个重要方面。这些问题不解决,就像白米饭中的碜一样,影响着生活的舒适度,影响着群众的幸福感。

  其实,抓住了矛盾,就抓住了推动发展的关键,也抓住了社会治理精准化的关键。社会治理精准化,就是要坚持问题导向,充分考虑不同区域、不同群体的特点和需求,有的放矢,有针对性地采取个性化、精细化的社会治理措施。就是要强化治理的精准意识,化解历史遗留累积的存量问题,治理新形势下出现的增量问题,从中找出普遍规律,着力以治理精准化提升人民群众的幸福感。

  比如,老旧社区改造就是历史遗留累积的存量问题,加装电梯是其中一项。省住房城乡建设厅厅长回答记者提问时说,加装电梯要坚持“业主自愿、市场运作、政府支持、安全规范、程序优化”的原则,充分发挥业主作为物权所有人的主体作用,有序推进既有住宅加装电梯工作。这样的治理方法之所以说是精准的,就在于不只是简单地解决电梯的问题,还将基层组织建设、基层自治水平的提升也纳入其中,既针对老旧社区硬件设施落后的困境,又针对老旧社区物业管理等软件落后的问题,拿出治表又治根的办法。对历史遗留问题的解决,就需要这样的系统性、前瞻性思维,从而补齐短板,把尽可能多的领域纳入到现代化治理体系中去。

  这次记者会上提到的就诊中“一院一卡、一人多卡、互不通用”的问题,是新形势下出现的增量问题。省卫健委主任表示,用身份证、社保卡都能到医院看病。推进就医“一卡通”是我省重点改革事项。目前,省直25家医院全部实现“一卡通”,全省已有15个省辖市实现区域内就医“一卡通”,其余省辖市也在加快推进。新的增量问题,就要着眼于通过提高社会治理智能化、科学化水平来解决,要按照社会治理的规律办事,加强现代治理手段的运用。科学化,强调专业人才和专业方法运用,从而实现精细化服务的供需无缝对接,以满足治理对象的更多个性化需求。

  提升社会治理能力现代化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我们像绣花一样解决真问题、满足真需求,在社会治理理念思维、体制机制、方式方法等方面都下足绣花功夫,将精细化贯穿于社会治理全过程,这样才能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幸福感。


编辑:郭同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