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好大运河这个超级文化IP

2020年01月22日07:33

来源:大河网-河南日报

  □河南日报评论员夏远望

  1月20日,省政府新闻办召开“河南省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实施规划”新闻发布会,详细介绍了我省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的路线图、任务书和时间表,提出要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千年运河”,打造彰显华夏文明和中原文化的“标签河”。

  千年大运河,锦绣贯古今。大运河是中国古代创造的一项伟大工程,是世界上距离最长、规模最大的运河,传承着中华民族的悠久历史和文明,是一部书写在华夏大地上的宏伟诗篇。2500多年以来,大运河在维护国家统一、繁荣社会经济、推动民族融合、促进文化交流、兴盛沿线城市等方面发挥了不可磨灭的作用。2014年,中国大运河申遗成功,更是引发国际社会的极大关注。

  长期以来,大运河面临着遗产保护压力巨大、传承利用质量不高、资源环境形势严峻、生态空间挤占严重、合作机制亟待加强等突出问题和困难。2017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作出重要批示指出,大运河是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是流动的文化,要统筹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这一重要指示,为推动大运河文化带建设提供了基本遵循。2019年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规划纲要》,提出以文化保护传承利用为引领,统筹大运河沿线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河南按照《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规划纲要》要求,突出河南特色和地位,出台《河南省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实施规划》,提出把河南大运河打造成为中华历史文明核心展示区、旅游文化生态融合创新区、大运河文化带开放合作先导区、城乡融合发展示范区。这对于我们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千年大运河,谱写新时代中原更加出彩的绚丽篇章、促进中部崛起和服务国家大局具有重要意义。

  当前来看,要梳理好大运河河南段庞杂而分散的文化资源,弄清文化“家底”。大运河流经我省9个省辖市和3个直管县(市),核心区共包括40个县(市、区),已探明的河道长度为686公里,遗产面积约200平方公里,沿线拥有世界文化遗产5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29处,坐落着郑州、开封、洛阳、安阳四大古都和7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为后人留下了无数的古闸、古塔、古桥、古镇以及丰富的故事、传说、艺术与民俗。我们要下大力气将这些庞大而分散的显性与隐性文化资源进行发掘和盘存,形成涵盖文字、图像、视频等权威、统一、动态的数据库,把大运河丰富的历史文化遗存提炼出来,为研究、规划、监测、管理等工作奠定基石。在此基础上,要用好大运河这个超级IP,创新文化发展模式,推动文化资源向文化生产力转化。

  有文化学专家指出,智慧的古代人民为后人勾勒出了一个“人”字:一撇是东西向的万里长城,一捺是南北向的大运河,只不过,万里长城是静态,而大运河则是动态。大运河与长城一样,是蓄积了千年文化势能的超级IP。然而就目前看,同长城相比,大运河的文化价值还远未得到真正发挥。把大运河河南段的文化内涵充分挖掘出来,围绕运河IP形成系列产品与服务,特别是加大对大运河河南段的虚拟价值与形态开发,与讲好黄河故事结合起来,传承好大运河河南段的文化基因与内核,探索以大文化IP为纽带,与特色小镇、动漫影视、旅游产品等的有机融合,打造集生态带、景观带、文化带和经济带于一体的综合性城市群廊,一条尽览华夏文明、彰显中原文化的大运河,必将以全新姿态呈现在世人面前。

编辑:张馨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