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贫困家庭孩子的心理关爱不能缺失

2020年03月03日12:21

来源:南阳网

  近日,某市一名学生在家由于上网课与姐姐争手机而自杀引发网络热议。目前孩子自杀的具体原因尚不明确,但是这名学生家庭贫困是不争的事实,这无疑会给孩子带来一定的心理影响。在其他孩子都能顺利上网课的情形下,贫困成了孩子内心一种无法逃避的痛。也可能是压垮孩子内心的最后一根稻草。因此,加强贫困家庭子女的心理关爱和疏导,是摆在相关部门面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近年来,精准扶贫行动帮助很多贫困家庭逐渐摆脱了贫困,但是仍然有一少部分家庭没有实现脱贫。这名学生的家庭就是如此。这就很容易导致生活在贫困中的孩子出现自卑、孤僻、敏感等心理倾向。再加上,活泼好动是孩子的天性,但在疫情防控之下,他们只能待在家里,这就可能对他们的心理造成更大影响,产生叛逆,焦虑、暴躁等情绪,在教育部门上网课的要求之下,这些情绪很容易在情急之下爆发,导致出现悲观厌世的心理。这也许就是这名女学生的症结所在。

  改变贫困并非朝夕可至,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不能操之过急,但是改变孩子的心情和情绪却可以从当下做起,这就需要相关部门加强对贫困家庭子女的心理关爱和疏导,尤其在疫情防控下的网课方面,更应该做到无微不至。在开始网课前,要对学生的基本情况进行摸底调查,尤其是学生的家庭情况,学生家庭是否具备网课的条件。比如网络、手机、电脑等硬件设备,手机、电脑等硬件设备对城市家庭来说,不是问题,但是对一些农村贫困家庭来说,却是一道无法逾越的门槛。很多农村家庭有多名学生,很难保证每个人都有所必需的学习工具。还有一些农村家庭,只有老人和孩子,老人大多使用的老年手机,孩子就无法上网学习,即便一些留守儿童有智能手机,但是大多和老人一起生活,老人不会操作使用,孩子也无法达到学习效果,甚至可能因为老人监管不到位,让孩子染上沉迷网络游戏等不良习惯。除了这些,流量资费也是横在很多家庭面前的一道坎。可以说,确保农村孩子正常上网课,需要很多条件和因素保证,并不是仅仅有一部手机就可以实现的。

  可是在现实中,很多地方却将上网课等同于一部手机,不仅没有对学生家庭进行调查,有的放矢,精准教育,也没有加强考虑和顾及到贫困家庭的心理问题,一概而论地实施网课,无疑增加着贫困家庭子女的敏感、焦虑和自卑,这样的心理作用下,孩子做出过激行为就不难理解了,因此,在实施网课的同时,还应该考虑到农村贫困家庭的实际情况,从而采取更加科学和完善的措施,不能让贫困家庭子女掉队,比如,可以开放村部教育设施,让贫困家庭子女通过党员远程教育平台接受网课教育,可以加强贫困地区网络信号改善,还可以针对一些贫困家庭子女网课推出一些送流量、减低资费等措施,以此来为贫困子女学习提供支持。这些都是相关职能部门力所能及的事情。

  总之,疫情防控之下,不能让贫困成为孩子求学的障碍,让贫困孩子和其他孩子一样愉快地学习,享受现代科技带来的便利,是教育公平的体现,也是精准脱贫的题中之义,相关部门应该深思,更应该有所作为。(刘剑飞)





编辑:贺心群

我来说两句 0条评论 0人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