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浙江、河南实现疫情防控“健康码”互认合作,有效打通了返浙复工堵点。曾产生过“温州模式”“枫桥经验”的浙江,服务企业复工复产,也堪称一块响当当的“他山之石”。
浙江推动复工复产,“快人一步”,2月9日即推出指导精准施策的首张五色疫情图,2月16日开出节后全国首列复工专列,稳健打出推动规模以上企业等一波又一波的政策“组合拳”。
浙江的政策,在阵阵“寒流”中十足暖心。企业招工难?杭州对新招员工给予1000元/人的一次性生活补助;返工交通不便?多地出台包车、包机、包专列、财政补贴等举措;来了食宿难解决?义乌对来义乌求职人员提供三天免费食宿。发挥大数据、信息化优势,为复工提供“一图一码一指数”的精密型智控,为企业打包解决产业链环环相扣复工问题……
统筹推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任务之艰巨复杂前所未遇,河南省还面临劳动密集型企业多、中小企业抗御风险水平低等局势。解决问题不仅要眼光向下紧盯基层实践,还需要眼光向外,善于学习兄弟省份例如浙江的先进经验,进一步强化制定相关政策的精准性、前瞻性、系统性,政府部门甘当“店小二”“跑小青”的服务态度,破除政策执行“最后一公里”问题的韧劲拼劲,统筹绘制“疫情图”“复工图”有声有色,大疫倒逼大改革,大改革促进大转型,化危为机,行稳致远。(刘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