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婵
20余热搜、近10个话题、超50亿阅读量,最近几天,一场由粉丝掀起的“撕圈”大战席卷网络,刘春、哈文、高晓松等公众人物纷纷入场发言,有的还被莫名扯入混战之中,遭到人身攻击。
很多中老年朋友都被迫更新了知识库——比方说,认识了肖战是何许人也,知道了两个网站AO3和Lofter。连笔者勤学好问的老妈都开始问:饭圈是个什么圈?这是一个最近几年的新词,粉丝群体叫“饭”,谐音英文单词fan,组成的圈子就叫“饭圈”。
饭圈文化,很大程度上是随着互联网浪潮兴起而飞速发展的。偶像能通过微博、贴吧等社交平台及时与粉丝沟通,微信群、QQ群分分钟就能集结几千人的战斗力,这在小虎队、四大天王,哪怕是流星花园F4、周董时代,都是无法想象的。在关键时刻,粉丝可以随时化身亢奋的斗士,全力对抗臆想中自家偶像所面临的敌人,奉献自己的一切,别说花钱了。
其实,饭圈作为一种亚文化,有其鲜明特点,也有过“高光时刻”。在此次疫情中,饭圈女孩异军突起,数以万计的口罩、护目镜、防护服,在各家后援会的统筹下火速送达前线。反应迅速、组织性强、专业透明,常年应援锻炼出来的过硬本领,用好了能帮大忙,用不好则会出乱子。
这不,才没几天,饭圈又被群起攻之,留下一地鸡毛,似乎也在意料之中。饭圈粉丝的年纪普遍较小,还在学校读书,或是刚刚进入社会。他们大概还不能明白,文化发展的原动力就是多元化、多样性,必须要有自由度和创造性,所谓的“三观正”,并不是跟自己三观越一致就越正确。他们也不明白,喜欢和追捧一个人,根本不用靠攻击和打压他人来证明,爱不仅是一种情感,还是一种能力。加之这代人从小手机、ipad不离身,堪称互联网“原住民”,人际关系的疏离,以及高度信息化带来的“群体性孤独”,让这些孩子形成了迥异于既往代际的情感结构、文化经验和自我认知,而饭圈恰恰能给他们带来孜孜以求的参与感、伴生感、存在感。充分理解这种深层次的社会结构性变化,才能有的放矢、精准施治,把粉丝群体活动引导至正确轨道上来。
饭圈女孩总会长大,有一天也要为人母,不知那时对着自己的孩子,会如何忆起当年圈中事?如果孩子也沉迷追星,身为老母亲又会作何反应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