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评线】大河网评:疫情之下,请为困难群体撑起“暖心伞”

2020年03月06日09:04

来源:大河网

  新冠肺炎疫情牵动着我们每一个人的心,不仅威胁着人们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也严重影响着人们的正常生活,尤其是对困难群体的影响更大,由于他们抗风险能力、自救能力比较弱,容易因疫情影响陷入困境。现实中,受疫情的影响,农产品销路不畅,贫困群众收入受到影响;有些留守儿童长期缺少父爱母爱,在爷爷奶奶的照顾下,有可能面临心理和生活难题;此外,还有农村留守老人、空巢老人对疫情了解相对滞后,防护意识相对薄弱等等。如何在疫情防控阻击战中关照好困难群体,成为当前摆在广大党员干部面前必须解决好的一个问题。

  民生连着民心,越是困难之际,越要重视民生,为人民群众特别是困难群体的生活保驾护航。党中央明确指出,“对因疫情在家隔离的孤寡老人、困难儿童、重病重残人员等群体,要加强走访探视和必要帮助,防止发生冲击社会道德底线的事件。”对于广大党员干部来说,要切实强化责任意识,坚守为民初心,树牢宗旨意识,切实保障好困难群体的基本生活,给困难群体更多关爱和温暖,努力为困难群体撑起“暖心伞”。

  疫情防控无小事,安全防范最重要。对于独居、孤寡老人、身体有障碍的困难群体来说,他们获取与疫情防控有关的讯息相对滞后,对疫情反应慢,广大党员干部要把提升困难群体的抗风险能力、自救能力放在首位。一方面,要利用农村“大喇叭”、社区“小喇叭”、短信提醒、条幅标语、微视频等方式,用通俗易懂、接地气的“乡土”语言,积极向困难群体宣传疫情防控知识,引导困难群体提高自我防护意识,做好科学防控。另一方面,要深入困难群体家中,做好上门宣传讲解,引导他们增强防护意识,提高防护能力,做好个人防护。同时,要拓宽应急物资渠道,尽心竭力保障困难群体的居家防疫需求,做好困难群体的心理疏导工作,帮助他们坚定战胜疫情的信心。

  一枝一叶总关情,群众冷暖放心头。疫情当前,对于困难群体来说,他们最需要的就是党和政府关心,广大党员干部在认真落实各项疫情防控措施的同时,更要比平时投入更多精力关心帮助困难群体,用实实在在的行动让他们感受到温暖。对于党员干部来说,要经常下沉到社区、村组、楼院,加强对孤寡老人、重病重残人员、低保对象等困难群体的走访慰问,及时给他们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对于扶贫干部来说,要多想办法、出主意,积极帮助贫困群众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助力贫困群众增收致富……我们要通过加强对困难群体的人文关怀和重点关照,把关爱和温暖传递给他们。

  对困难群体的关照程度,体现着一个地方的民生温度。当前,疫情防控形势依然严峻复杂,越是到了紧要关头,越要把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广大党员干部要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解群众之所困,给困难群体多一些关爱和帮助,让他们感受到党和政府就在身边,帮助他们坚定渡过难关的信心,只有这样才能筑牢疫情防控的坚强防线。(王学明)

编辑:郭同欢

我来说两句 0条评论 0人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