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评线】大河网评:摆出正确的战“疫”姿态 拿出具体的战“疫”行动

2020年03月22日09:24

来源:大河网

  “人类是命运共同体,唯有团结协作才能战胜这一公共卫生安全挑战”。国家主席习近平日前致电西班牙国王费利佩六世,就近期西班牙发生新冠肺炎疫情致慰问电表示。梳理媒体报道发现,截至3月20日,习近平主席在19通电话、5封慰问电、4场会见会谈、2封信函等外事互动中,既介绍中国疫情防控举措、进展,又表达了与国际社会休戚与共的中国情谊,向世界传递战胜疫情的信心。

  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人类命运共同体,历史的警钟一直在长鸣。从1918年全球大流感到21世纪来势汹汹的埃博拉疫情、非典型肺炎疫情和仍在全球肆虐的新冠肺炎疫情。人类历史已经见证了太多次这种不幸,也一次又一次地给人类敲响警钟:没有哪个国家能够独自应对人类面临的各种挑战,也没有哪个国家能够退回到自我封闭的孤岛。

  团结就是力量,合作才能共赢。合作是人类文明进步的一种基本方式,没有合作就没有人类文明的产生和发展。在全球化时代,国际交往日益密切,疫情扩散的渠道更多、速度更快。美国作家理查德·普雷斯顿在《血疫:埃博拉的故事》一书中写道:文明与病毒之间,只隔了一个航班的距离。来自热带雨林的危险病毒,可在24小时内乘飞机抵达地球上的任何城市。历史上,由于生产力发展水平和国家间交往的限制,人类在应对疫病方面曾长期无法有效开展国际合作,付出过惨痛代价。这次新冠肺炎疫情已经快速波及全球近200多个国家和地区,死亡已达12950人。面对疫情的威胁,努力防止疫情在世界扩散蔓延、尽快赢得疫情防控胜利是全世界的共同目标。没有谁可以独善其身,唯有彼此间信赖、相互间合作,人类才能在考验中勇毅前行。正如世卫组织总干事谭德塞所言,“如果我们现在就采取行动,这场史无前例的疫情是可以被击败的。要做到这一点,需要在全球团结和协作的驱动下,作出前所未有的回应。”

  大道之行,天下为公。此次全球抗疫战中,中国再次展现了人类命运共同体倡导者、构建者的角色,担当起了大国责任、也展现了中华民族的道义。“君子抱仁义,不惧天地倾。”中国文化历来讲究“仁义”,主张“天下一家”,社会主义中国始终秉有国际主义精神。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在致力于自身发展的同时,坚持向经济困难或遇到重大疫情灾难的国家提供力所能及的援助,承担相应国际义务。从1963年首次向瘟疫横行的阿尔及利亚派出第一支医疗队开始到2016年底,中国先后向69个发展中国家派遣了援外医疗队,累计派出医疗队员2.5万人次,治疗患者2.8亿人次。这次全球战疫中,中国不仅第一时间与全球100多个国家、10多个国家和地区组织分享有关防疫技术方案,更与日本、美国、韩国、俄罗斯等相关国家开展数十次技术交流。中国作为负责任大国,本着公开、透明、负责任态度,深入参与全球卫生治理,积极开展抗疫国际合作,与各国携手努力,在世界重大疫情防控、治疗等关键环节充分展示了中国智慧、贡献了中国方案,给世界带去了温暖,也增添了信心。

  命运与共,休戚相关。这次疫情再次深刻启示各国,人类是一个休戚与共的命运共同体。疫情是对全人类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的重大威胁,也是对世界卫生事业的严重挑战。面对新冠肺炎疫情的全球蔓延,各国不能做“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旁观者,而应当积极履行国际义务、参与全球健康治理,以团结协作的正确姿态,共克时艰,凝聚成全球的战疫合力,携手应对风险挑战,共建美好地球家园。(乐兵)


编辑:贺心群

我来说两句 0条评论 0人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