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评线】大河网评:文明祭扫 “三心”不可缺

2020年04月03日09:56

来源:大河网

  清明节是我国唯一兼有节日和节气双重身份的节日,扫墓祭奠祖先、郊外踏青是传统习俗。节日临近,为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多地出台清明祭扫规定,倡导人们安全、环保、文明祭扫。一些地方还推出“云祭扫”“代祭扫”等服务,方便外地人员“云端”寄哀思。不管形式如何变化,备好“三心”,才是清明祭扫的最佳打开方式。

  虔诚之心是必备。清明祭扫是缅怀先人、英烈的外在形式,意在表达孝思、激励个人、教育后代。因此,在举行祭扫仪式时,必须怀有一颗虔诚之心,才能以恭敬之行,追思先人的遗训和英烈的丰功伟绩,通过祭扫真正得到心灵上的洗礼。带着虔诚之心祭扫,才能在追思中总结经验,查找不足,明白以后的路该怎样走。如果只是简单地烧纸钱,甚至通过燃放烟花爆竹摆阔比排场,不过是一个彻头彻尾的秀场。这种形式主义的祭扫,除了浪费金钱和污染环境,得到的不过是个人心理上的一时满足,绝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光宗耀祖”。“祭而丰不如养之厚,悔之晚何若谨于前。”在追思中增进孝心、珍惜当下才是祭扫的应有之义。

  感恩之心必须有。清明祭扫是一段“溯源之旅”,也是一种心情表达。祭扫是对先人、英烈的最好纪念,也是向他们表达感恩。感恩先人为家族繁衍的艰难付出,通过传承弘扬他们遗留下来的家风家训,激励自己接续奋斗,再创辉煌,教育后人不能忘本,学会感恩,进而更爱家、更孝顺。感恩英烈为国家、为社会所做出的巨大牺牲,通过追思他们的感人事迹和英雄壮举,感悟他们的家国情怀和自我牺牲精神,激发我们奋斗的激情和爱国热情,在感恩党、感恩国家中寻找自己奋斗的方向,增添拼搏的动力,进而用行动去爱党、爱国,努力做到生命不止、奋斗不息。

  敬畏之心不可缺。清明祭扫是纪念,也是警醒和警示。祭扫逝者不能止于纪念,更要明白生命的珍贵,进而增强内心对生命的敬畏。清明假期鸟语花香,祭扫之余,不少人还会居家外出近郊踏青,要教育孩子和家人尊重珍爱生命,共享生态文明理念,爱护花草树木,不食用野生动物,更不能随意残害野生动物的生命;要告诉他们森林火灾的危害,教会他们野外安全用火常识,同时给他们分享与生态文明相关的法律法规,强化孩子和家人对生态保护的认识,进而增强他们对法律法规的敬畏之心。

  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清明祭扫是中华民族的传统,不能停留在烧纸钱、扫墓碑这些外在的形式,我们要在扫去先人、英烈墓碑上的灰尘的同时,在追思中增强感恩意识和敬畏之心,更加珍惜今天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趁春光正好,立奋斗之志,只争朝夕,不负韶华。(老车新辙)



编辑:史海山

我来说两句 0条评论 0人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