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座谈会上指出:到2020年现行标准下的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是党中央向全国人民作出的郑重承诺,必须如期实现,没有任何退路和弹性。
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面对距离年底不到10个月的紧迫形势,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新挑战,我们必须发扬习近平总书记所说的“这件事我要以钉钉子精神反反复复地去抓”的精神,像钉钉子那样,叮紧目标,一鼓作气,脚踏实地,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
咬定青山。钉钉子,重要的是目标要明确,不然,就会钉偏,走歪。打赢脱贫攻坚战,确保如期完成脱贫攻坚目标任务,确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今年必须完成的硬任务。目标就是方向,昭示我们无论遇到多少困难,都要聚精会神,心无旁骛,坚定不移朝前走。现在,距离完成任务已不到300天,加上收官之年遭遇疫情影响,脱贫攻坚的各项工作任务更重、要求更高。时间越紧,困难越多,任务越重,我们越要头脑清醒,方向坚定,目标明确。“一个崇高的目标,只要不渝地追求,就会成为壮举!”唯有像钉钉子那样,时刻紧盯目标,咬定青山不放松,不达目的不罢休,才能一战到底,最终取得脱贫攻坚的伟大胜利。倘若分心走神,像跟弈秋学下棋的那个学生一样,虽然也有“我要学好棋”的目标,但却三心二意,上课时总想着有天鹅飞过去把它射下来美餐一顿,其结果必然是一无所获。
一鼓作气。钉钉子,必须一鼓作气,如果钉钉歇歇,钉钉停停,不仅会拖延任务的完成,还可能半途而废。一项事业的兴衰,往往存在一个关键节点。在这个关键节点,是鼓一口气还是松一口气,结果大不相同。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脱贫攻坚越到紧要关头,越要坚定必胜的信心,越要有一鼓作气的决心,尽锐出战、迎难而上,真抓实干、精准施策,确保脱贫攻坚任务如期完成。从总体看,我们在脱贫攻坚领域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得到了国际社会的普遍认可。气可鼓不可泄,劲可提不可松,业可进不可退。唯有巩固脱贫攻坚的良好势头,不怕疲劳、连续作战,一鼓作气、乘势而上,再接再厉、更上层楼,方能推动脱贫攻坚不断取得新成效,确保伟大目标如期实现。如若该弯道超车时刹车熄火,该乘胜追击时失去锐气,该激流勇进时泄劲泄气,就可能虎头蛇尾,使脱贫攻坚功亏一篑。
脚踏实地。钉钉子往往不是一锤就能钉好的,而是要一锤一锤接着敲,直到把钉子钉实钉牢,钉牢一颗再钉下一颗,不断钉下去,必然大有成效。如果东一榔头西一棒子,结果很可能是一颗钉子都钉不上、钉不牢。因而,要把钉子钉好,必须有踏踏实实的实干精神,有一步一个脚印的实干作风。“脱贫攻坚任务能否高质量完成,关键在人,关键在干部队伍作风。”作风贵在实。一个“实”字值千金。再漂亮的口号喊上千百遍,不兑现,只会是镜花水月;再美好的蓝图勾勒千百次,不落地,只能是空中楼阁。脱贫攻坚任务要按时完成,就必须把各项目标任务措施落在实处,化作具体行动。一分部署,九分落实。实干出成绩,实干出真知。广大干部唯有转变作风,实字当头,以干为先,对脱贫攻坚工作一抓到底,才能力避空谈,践行实干,早日打赢脱贫攻坚战。从实际情况看,今年,除了疫情对脱贫攻坚的影响外,剩余脱贫攻坚任务都是贫中之贫、困中之困,是最难啃的硬骨头,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实干大干,出大力,流大汗,下大劲,以更加有力的锤击,更加用劲的敲打,一下一下不停地钉下去。唯此,脱贫攻坚战才能彻底取胜!(李红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