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教育部思政司指导、人民网出品H5交互策划《我们都是收信人》,刻画还原战“疫”情景,向学子发出青春三问,受到广大青年广泛关注和热议。
时代赋使命,青春有三问。一问战“疫”,青年收获了哪些成长感悟?二问当下,青年在认真修炼哪些本领?三问未来,青年希望成为怎样的自己?对于新时代的中国青年而言,这三个问题不仅是成长历程中的必答题,也是时代发展提出的大考题,需要每名青年高度重视、认真作答。
答好问题,贵在用心。在此前的疫情防控战中,广大青年挺身而出、不畏牺牲、担当奉献,成为防“疫”线上最美的风景。无数的青年“微光”,见证了青年一代对党、对祖国、对人民无比忠诚的赤子之心。如今新时代的奋斗“接力棒”已经交到了青年一代手中,需要的正是广大青年始终保持这份炽热忠诚,把“青春三问”镌刻于心,以问题激励行动、以答题践行初心,在每个平凡的工作岗位上用心干事业、担重任,努力创造出更多不平凡的业绩,为党和国家事业建设添砖加瓦。
答好问题,重在践行。据报道,仅4.2万多名驰援湖北的医护人员中,就有1.2万多名是“90后”,其中相当一部分还是“95后”甚至“00后”,而他们只是全国青年先锋中的一部分。他们的行动就是答案,他们的行为就是感召,他们以实际行动证明,青年一代是好样的,是堪当大任的。在疫情防控常态化条件下,需要更多青年学习和发扬这种精神,努力把“青春三问”的答案践行在实际行动上,争当前行路上的奋楫者、新时代的弄潮儿,以实绩向党和人民交上一份不负青春、不负韶华的青年答卷。
答好问题,要在担当。“青年一代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担当是新时代青年最可贵的品质,也是实现中国梦对一代代青年提出的基本要求。担当不是喊口号,而是要内化于个人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把个人价值融入社会之中,个人发展与国家前途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在每一件小事中维护国家和人民的最根本利益。每名青年要在“青春三问”中找到奋斗坐标和前进方向,知道自己为了什么、该干什么、该怎么干,勇于在实践探索中担当使命任务,甘于在风险挑战中锻炼自我,乐于在献身一线中展现青春价值,推动国家发展和民族进步不断向前进。
问题是时代的声音。我们始终坚信,只要广大青年能够实干担当,以青春之我答好“青春三问”,就一定能凝聚更加强大的青春动力,推动更多创新成果运用,实现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贡献更大青春力量。(陆仁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