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评线】大河网评:“健康副校长”应该成为学校的标配

2020年05月11日15:30

来源:大河网

  从医疗机构选聘卫健专业人才,专门负责学校开学防疫、学生健康等卫生工作,为复学保驾护航。随着全国各地中小学逐渐开学,各地掀起了“健康副校长”进校园的热潮。有丰富医疗卫生工作经验的“健康副校长”进驻学校,促使学校尽快掌握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技术规范,指导他们做好复学前后的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为其疾病预防控制工作当好参谋,进一步提高校园疫情防控应急处置能力等,是当前学校疫情防控的务实之举。

  “健康副校长”进校园是学校疫情防控的迫切需要。当前,境外疫情扩散蔓延势头并没有得到有效遏制,国内个别地区出现聚集性疫情,新冠肺炎疫情还有很大不确定性,而学校又是人群高度密集的场所,因此,疫情防控成了各学校开学复课后的“重中之重”。虽然各校在开学复课之前均对学生测温、校园消毒、就餐就寝等的防疫作了精心周密的安排,但教师毕竟不是专业防疫人员,难免会在校园防疫过程中产生这样那样的疏漏。而一旦出现防疫疏漏,会给校园疫情防控带来一定的风险。可见,仅仅依靠教师自身来防疫,不仅“压力山大”,而且“远远不够”。因此,“健康副校长”进校园,是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不仅补齐了学校的防疫“短板”,堵住了学校的防疫“漏洞”,助力学校筑牢校园健康安全防线,为师生健康保驾护航,而且也有助于提升学校的卫生健康管理水平。可以说,对于学校而言,“健康副校长”既是一场“及时雨”,又是一个防疫“指南针”,更是师生健康安全的“保护神”。

  “健康副校长”进校园是医校合作的有效方式。虽然《健康中国行动(2019年—2030年)》,明确将“中小学健康促进行动”作为15项重大行动之一,但据2019年2月中国红十字基金会发布的《中国中小学校医室现状调查研究报告》显示,我国现阶段有59.6%的中小学校未设置校医室或保健室,多省的校医室工作人员拥有医学专业背景的比例不足20%。学校校医室建设缺失,校医室工作人员专业素质不过关,教师兼职校医现象比较普遍,是学校防疫和日常医疗保障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这次卫生和教育两部门携起手来,共同选派“健康副校长”,为化解这道难题提供了一种新思路。打开医疗机构、学校、家庭之间的教育通道,拉长学校、家庭、社会的健康教育链,让健康副校长从专业指导入手,在管理环节发力,引导师生和家长树立健康第一的理念,学习掌握健康保健知识,养成良好的健康习惯,增强自我保护意识,从而织牢织密学校健康教育网。

  “健康副校长”进校园,学校师生有了健康“使者”。健康副校长的职责定位既是一名医务工作者,又是一名学校管理者。这就要求健康副校长要常进学校门,勤管健康事,不能但等疫情过去,“健康副校长”也从学校“消失了”。学校眼前面临防疫压力,今后还会面临青春期健康教育、学生心理干预、学生日常医疗保障等诸多医疗方面的难题,让“健康副校长”永不离开,使他们成为学校的固定一员,也是有关部门应该尽快解决的民生问题。(乐兵)

编辑:贺心群

我来说两句 0条评论 0人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