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评线】大河网评:以“中国大爱”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

2020年05月19日11:24

来源:大河网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党中央将疫情防控作为头等大事来抓。18日晚,习近平总书记在第73届世界卫生大会视频会议开幕式上发表题为《团结合作战胜疫情共同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的致辞,鼓舞人心,提振士气。面对新冠肺炎疫情这场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最严重的全球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唯有各国人民勇敢前行,守望相助、风雨同舟;中国坚持以民为本、生命至上,始终本着公开、透明、负责任态度,始终秉持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对本国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负责,也对全球公共卫生事业尽责。才能以实际行动加强全球公共卫生治理,恢复经济社会发展,加强国际合作,共同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

  以民为本,全力搞好疫情防控是当务之急。湖北武汉是疫情重灾区,是抗疫主战场。疫情暴发后,全国340多支医疗队、4.2万余名医务人员奔赴武汉,全国约十分之一的重症医护力量集中武汉医疗物资企业快速复工,众多企业跨行转产。抗疫中最需要的口罩、防护服、消毒液等医疗物资,从此起彼落的机器人流水线上源源出产……一切以挽救生命为重,一切为挽救生命让路,“生命至上”彰显大爱光辉。当前,我们要不遗余力搞好疫情防控,坚持以民为本、生命至上,科学调配医疗力量和重要物资,在防护、隔离、检测、救治、追踪等重要领域采取有力举措,尽快遏制疫情在全球蔓延态势,尽力阻止疫情跨境传播,同时把人民健康摆在首位,加强信息分享,交流有益经验和做法,开展检测方法、临床救治、疫苗药物研发国际合作,并继续支持各国科学家们开展病毒源头和传播途径的全球科学研究。

  完善体系,加强全球公共卫生治理是前提保障。新冠肺炎疫情爆发以来,中国人民顽强抗击疫情,并为防止疫情向全球扩散、守护世界公共卫生安全作出了巨大牺牲。与此同时,人们日益深刻地意识到,完善体系,加强全球公共卫生治理的重要性。世界各国更需要加强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共同努力抗击疫情。人类终将战胜疫情,但重大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对人类来说不会是最后一次。我们要针对这次疫情暴露出来的短板和不足,完善公共卫生安全治理体系,提高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响应速度,建立全球和地区防疫物资储备中心。同时,我们要总结这次经验,弥补不足,以科学专业的态度完善全球公共卫生治理体系。

  统筹兼顾,恢复经济社会发展是终极目标。凝心聚力,共克时艰。在疫情防控全过程中,党中央始终深刻把握湖北、武汉与全国“两个战场”的辩证关系,坚持科学防治、精准施策,坚持疫情防控与患者救治并重。为打赢抗疫“全国战场”,我国在提高救治效率上创新性地采取了“五个结合”,不断提升治疗的针对性整体性创造性。面对这种前所未知的病毒,中国采取了历史上最勇敢、最灵活、最积极的防控措施。世卫组织总干事谭德塞动情地说:“我一生中从未见过这样的动员”。我们要在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的前提下,遵照世卫组织专业建议,有序开展复工复产复学,加强国际宏观经济政策协调,维护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畅通,尽力恢复世界经济。

  守望相助,加强国际合作是众望所归。病毒无国界,人间有真情。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初期,中方第一时间向世卫组织报告疫情,第一时间同世界各国分享新冠病毒基因序列,建立疫情信息定期沟通机制。在海外疫情继续发展之际,中国秉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与各国患难与共、守望相助,向国际社会伸出援手。此外,中国还开设疫情防控网上知识中心,公开诊疗方案、防控方案,设立抗疫合作专项资金,向许多国家和国际组织提供医疗物资援助,支持发展中国家疫情防控和卫生体系建设……中国尽己所能,扶危济困,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绽放出命运与共、大爱无疆的人道主义光辉。

  人类拥有一个共同的家园。经过艰苦卓绝努力,付出巨大代价,中国有力扭转了疫情局势,维护了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中方始终本着公开、透明、负责任的态度,及时向世卫组织及相关国家通报疫情信息,毫无保留同各方分享防控和救治经验,尽己所能为有需要的国家提供了大量支持和帮助,以“中国大爱”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陶玉)

编辑:贺心群

我来说两句 0条评论 0人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