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日,河南郑州。随着“地摊经济”兴起,不少市民开着私家车来摆摊,打开后备厢直接变摊位。一位女摊主称,自己是上班族,本来就喜欢逛夜市,现在利用业余时间来摆摊,增加点额外收入,每天营业额差不多有一千元。(见6月3日梨视频)
这种“后备厢市集”,前些年曾经流行过。一辆车就是一个店,后备厢就是货仓兼柜台。后备厢市集的摊主,基本上都是学生或者有稳定工作的白领,摆摊只是副业,有的想锻炼经商能力,有的纯粹图个好玩,给生活增添乐趣。正如摊主们所说,比起那些下班就宅在家里看电视,或者去逛街唱K的同龄人,感觉自己“酷酷的”。而且,许多摊主卖的是自己亲手做的工艺品,又以诸如“吉他弹唱民谣”来吸引路人,还氤氲出一种文化的气息,丰富了社区文化,成为城市的一道文化风景。
如今,随着“地摊经济”再次兴起,“后备厢市集”出现了归来的趋势。当然,与之伴生的,还有如何管理的问题。比如,容易堵塞交通,有可能干扰附近居民的正常生活等,都存在如何管理的问题。在对它们宽容以待的同时,需要进一步完善相应的监管制度,在更好地支持年轻人创新创业、体验另类生活的同时,为“地摊经济”增加勃勃生气。(钱夙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