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声】把保护野生动物的“金箍”再紧上一圈

2020年06月16日14:08

来源:大河网

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后,保护野生动物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6月8日,河南省人大常委会启动执法检查,看看《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全面禁止非法野生动物交易、革除滥食野生动物陋习、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安全的决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执行情况,如何把保护野生动物的“金箍”再紧上一圈。(6月10日《河南日报》)

“民以食为天”,重视美食文化,是我们的传统。然而,在现实生活中,却出现了一种“吃野味”的怪风。“野味”有营养、能保健是假,满足欲望和虚荣才是真。有人明知道“野味”没营养、不养生,却又摁不住猎奇、贪婪而大开杀戒。在某些场合,他们将“野味”当作“礼物”赠送,当作“高级社交”的标签。

人对待野生动物的态度,实质上就是对待自己的态度。在我国,有着保护野生动物的优良传统。在“劝君莫狩南来雁,恐有家书寄远人”“劝君莫打枝头鸟,子在巢中望母归”的美丽诗句中,都体现出这种传统文化理念。同时长期以来,也存在着在“野味”名义下捕捉、饲养、销售、食用野生动物等顽固陋习。

当前,野生动物非法交易屡禁不止,“野味产业”依然规模庞大。这是因为从猎捕、运输、买卖,到制作、加工、消费,“野味产业”存在于各个环节,隐蔽性强。而我国基层执法力量相对有限,专门从事野生动物领域执法的人员更是少之又少。同时,伴随电商的发展,线上非法野生动物交易也处于监管的真空地带。

河南如何有效打击“野味产业”呢?首先,是立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结合河南省现有实施办法,应尽快出台河南省野生动物保护条例,填补野生动物监管等方面的立法空白,确保地方法规与上位法协调、一致。其次,是加强监管。坚持对农(集)贸市场、超市等经营场所进行检查,对发现的违法违规交易野生动物及制品行为依法从严从快处理。此外,利用河南省网络交易监管平台,采取属地监测、人工排查、抽查复核、委托第三方监测机构监测相结合等方式,加大对属地电商的检查力度。

实现对禁止食用野生动物的全方位、全链条监管,离不开引入更多社会力量的参与。比如,加强宣传,鼓励相关领域的行业协会、餐馆、媒体乃至普通消费者对违法行为进行举报、曝光等。通过完善相应的信息系统和网络执法体系,大幅提升基层执法效率。

保护野生动物就是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资源,就是保护人类自己。(烟丝泡茶)



编辑:陈梦伊

我来说两句 0条评论 0人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