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多年前,荀子提出了著名的“舟水之喻”,一句“水则载舟,水则覆舟”贯穿古今,“舟”字自古以来在中华传统文化中都有着深刻寓意。“求索、克难、民本、团结、报国”,这些千百年沉淀下来的文化血脉和思想精华,激励了一代又一代中国人奋发前行,汇聚起一个国家最为持久的追梦力量。习近平总书记曾多次以“舟”为喻阐释思想,寄情言志。广大党员干部要从“舟”喻中汲取磅礴力量,砥砺前行。
善于“依水行舟”,要扎紧“民本”之舟。“民惟邦本,本固邦宁。”一个朝代,一个政党,只有代表人民利益,为人民谋福,才能长盛不衰。努力提高人民群众的幸福感、满意度,历来是我们党执政之方向。今年两会上,习近平总书记以“人民”为关键词,从党的理想信念、性质宗旨、初心使命谈起,深刻诠释了内涵。古人言:“与天下同利者,天下持之;擅天下之利者,天下谋之。”中国共产党自诞生起,就不以图谋私利为目的,而是以全心全意为人民谋福利为根本宗旨。党员干部要将“人民至上”理念融进理想、融进血液,时刻牢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民为水,国为舟,“依水行舟”就是要执政为民,以民为本。通过密切联系群众,察其疾苦、心系冷暖,解其困难。要以“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为精神指导,切不可荒废懈怠,只图享受。只有以顺应人民的愿望为根本,以丰富人民的生活为根本,“依水行舟”才能行稳致远。
敢于“逆水行舟”,要握牢“清廉”之篙。“吏不廉平,则治道衰。”,贪腐并非个人小事,而是关乎执政根基的大事。逆水行舟用力撑,一篙松劲退千寻。抓党风廉政建设就犹如“逆水行舟”,一篙不可放缓。古语有言:锄一害而众苗成,刑一恶而万民悦。正风肃纪关乎着我们党的肌体健康,毒瘤不除,肌体受损,腐败不除,民心必失。要深刻认识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的重要性,勇于从严治党、捍卫党纪,敢于直面问题、纠正错误,善于自我净化、自我革新。“廉洁”与“贪欲”是对党员干部最大的考验,廉政建设永远没有休止符,必须常抓不懈、久久为功。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善始善终、善作善成,把全面从严治党要求真正落到实处。”党员干部要清楚认知,老百姓如水,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要算好“民心账”“政治账”,增强公正用权、依法用权、廉洁用权的自觉性,坚定不移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
勇于“同舟共济”,要钉齐“小康”之板。“民亦劳止,汔可小康。”千年来,丰衣足食一直是人民的夙愿。“绝对贫困”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一块短板,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消除贫困、改善民生、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7年来,中国贫困人口从9899万人减少至551万人,而在今年,绝对贫困的问题将得到根本性解决。在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的历史性时刻,各级党员干部要带着深厚感情,沉下身子努力干、扑下身子村里干,做到心无旁骛、聚精会神,不空喊口号、好大喜功,也不走马观花、大而化之,要与群众同呼吸、共命运,共同把党交给的光荣任务完成好。与此同时,要增强地区自我发展的“造血”能力,扶到“点上”“根上”,激发贫困地区的内生动力,破除群众“靠着墙根晒太阳,等着别人送小康”的“等靠要”思想,要充分沟通情感、教育宣传、扶持就业,真正做到“扶贫+扶志+扶智”的三者结合。凝聚同舟共济、攻坚克难的共识,努力造福人民,奋力践行党中央向全国人民作出的郑重承诺。
百舸争流,奋楫者先。党员干部要从中华传统文化“舟”喻中感悟更多深刻寓意,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殷殷嘱托,乘着新时代的浩荡东风,让中华巨轮乘风破浪,行稳致远。(卢默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