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让青创赛成“特殊通道”

2020年07月15日08:01

来源:河南日报

  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旨在培养青少年科学思维、增强创新意识、提高动手能力,然而,近日青创赛再次面临造假风波。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7月13日就小学生研究《C10orf67在结直肠癌发生发展中的功能与机制研究》获奖的质疑发布声明称,获奖学生陈某某,系该所研究员之子,目前研究所已成立调查组,对此事进行深入调查。

  类似的“小神童”,还有重庆八中某同学,其研究《甲状腺髓样癌特异性敏感标志物降钙素的ECL比率检测研究》获奖。这些晦涩难懂的课题,对医学硕士博士尚且富有挑战,需要大量临床试验数据支撑。青创赛出现如此多“高水平”作品,究其根源便是比赛成绩是升学的“特殊通道”,即使取消自主考试加分后,青创赛也是不少学校升学加分的选项。这导致很多家长用尽浑身解数来代替学生完成作品,参赛学生只需要摆拍照片,背背稿子就能完成一个研究。

  科学对于青少年而言,本应是接受指导后独立探索发现的美妙过程,但如果以科学为名,用“代做”替换“带做”,只会让孩子误入弄虚作假的歧途。对家长而言,则会产生盲目攀比心理,遇事靠“关系”,扭曲教育观念;对社会而言,教育公平公正遭到破坏,科技教育普及受到影响。如何让青创赛回归初心,真正成为培养科创人才的摇篮,是当下亟须思考的问题。(齐薪玉)

编辑:郭同欢

我来说两句 0条评论 0人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