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声】谨防中小学劳动教育必修课成“必休课”

2020年07月16日20:38

来源:大河网

近日,教育部印发《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以下简称《指导纲要》),提出要在大中小学设立劳动教育必修课程。中小学劳动教育课平均每周不少于1课时,职业院校不少于16学时,普通高等学校要将劳动教育纳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可在已有课程中专设劳动教育模块,也可专门开设劳动专题教育必修课,本科阶段不少于32学时。

劳动教育是育人的一种方式,通过劳动体验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热爱劳动人民的深厚情感,进而弘扬勤俭、奋斗、创新、奉献的劳动精神。同时,通过具体的劳动实践,让学生亲身感受经济社会发展的脉搏,充分发挥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增加劳动技能,提高身体素质。《指导纲要》的发布,充分体现了党和国家对劳动教育工作的重视,对学生全面健康发展充满信心。

落实劳动教育要确保学时数量不缩水。一提到青少年教育,大家都知道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这样的说法,德在首位。然而在现实中,孩子升学靠成绩,老师绩效还看学生成绩,因此,智育几乎成了全面发展中的一切,只要学习好,其他一切都是浮云。所以,体育因计入升学成绩重新得以重视之外,美术和劳动一直被弱化,特别是在每次统一考试前,这些课时往往被其他学科的老师占用。《指导纲要》指出,劳动教育是必修课,一定要按照必修课的标准来对待,至少要确保基本的课时不减少。否则,劳动教育必修课也就成了选修课,成了名副其实的“必休课”。

落实劳动教育要保证教育质量不打折。将劳动教育设为必修课自有它的科学依据,将每一个环节落实到位才能确保教育的高质量,达到预期的效果。首先是师资配备。相关部门要根据大纲要求做好劳动教育教材的编核发布,各学校要根据要求科学配备专业教师队伍,这是落实劳动教育的关键环节。其次,要做好劳动教育的固定场地建设。劳动教育重在实践、重在体验,场地建设是必要前提。如果没有场地,让劳动教育停留在课本上,落实在教室里,劳动教育也就失去了本身的意义。场地建设投资巨大,各地可以与当地的乡村振兴或产业发展结合起来,通过校企合作共建劳动教育场地,解决劳动教育中的燃眉之急。第三要完善考评考核机制。劳动教育涉及面广,考评难度相应复杂,必须建立和完善相对公平公正的考核机制,设立固定的考评团队,或者引入第三方进行考核,都与教育质量和教学效果息息相关,一点都马虎不得。

在农业现代化逐步深化的当下,劳动教育必修课的开设正当其时,既为学生补上体力劳动的缺失,又能补齐劳动技能教育的短板,更好更快推进农业现代化的深入发展。落实好劳动教育必修课,让学生增添劳动技能,增强自主自立意识,转变就业观念,是新时代的使命,也是教育中的新挑战。不折不扣落实好劳动教育,才能让学生的兴趣越来越广,出路越来越宽,以奋斗者的姿态迎接新时代的挑战。(老车新辙)



编辑:史海山

我来说两句 0条评论 0人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