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声】禁限塑令下“出路”何在

2020年07月17日18:57

来源:大河网

国家发展改革委等9部门17日公布文件,要求扎实推进塑料污染治理工作,8月底前,各地要启动商场超市、集贸市场、餐饮行业等重点领域禁限塑推进情况专项执法检查。年底前,生态环境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将会同各相关部门开展塑料污染治理督促检查联合专项行动,对各地实施方案制定、工作推进和监督执法情况进行部委联合督查。

“白色污染”早已不是新话题,其严重性和危害程度不言而喻,禁限塑令也已颁布多年,确实该检查验收了。

科技是一把双刃剑。作为科技产品之一,塑料产品同样具有两面性。一方面,由于其轻便便宜而被广泛应用,从更多的细节服务于民;另一方面,这些数量巨大的难降解垃圾不仅造成了资源浪费,而且也是污染的一大来源,备受人们诟病。据统计,我国2019年使用的塑料制品累计产量高达8184万吨,其中塑料吸管的使用量竟然有3万吨(约460亿根),人均使用量超过30根,虽然我们每次使用的时间就短短几分钟,但降解的时间可长达500年!在禁限塑令面前,一边是越来越多新的需求,一边是无限量生产和无限制使用,这与全面依法治国和生态文明建设的大背景格格不入。让禁限塑令落地生根,切实生效,势在必行,同时也考验着各地相关部门的执政能力和管理水平。

白色污染治理事关国计民生,功在当代,利在千秋。从源头治理,是方向,更是最佳出路。长远来看,要加大创新力度,针对塑料降解难题开展专题攻关,随着技术的进步,我国对塑料改性一直没有停止过研究,而且有了新进展,河南濮阳清丰县可降解农用薄膜的面世,让我们看到了治理“白色垃圾”的曙光,国外可食用吸管也让我们看到了塑料代替品科研的方向。如何推进相关科研的攻关和应用推广是解决“白色污染”的关键。“重赏之下必有勇夫。”加大科研投入,加强产权保护,为早日顺利完成塑料改性保驾护航,铺平道路。

垃圾分类是新时尚,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具体抓手,同时也为禁限塑令的落实带来了机遇。通过垃圾分类,一方面能有力推进垃圾深处理,另一方面,通过深入学习和积极参与,可以提高人们的节约环保意识。因此,各地可以根据实际,将禁限塑令和垃圾分类协同推进,在加大宣传“白色污染”危害的同时,引导人们自觉进行旧物利用,减少塑料制品的使用。比如,鼓励人们将旧衣物改做成购物袋,也可引入公益组织参与其中,推动此类活动的进行。

令行禁止,有堵有疏。禁限塑令事关民生,需要一个过程,更离不开全民行动。既要加快原产品的改造和替代升级,又要调动广大民众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将禁限塑令转变为少用和不用塑料制品的具体行动,弘扬节约美德,共建生态文明。(老车新辙)


编辑:梁倩文

我来说两句 0条评论 0人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