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域主政者不能再走“独山”路

2020年07月23日08:13

来源:河南日报

  在毫无债务风险意识的助推下,坚持‘政绩第一’的县域主政者固守传统‘借钱花钱’融资模式,必然加重县域财政负担。

  □上官同君

  近日,“贵州独山县高额负债”事件再度引发社会关注。根据当地“关于独山县、三都县有关历史遗留问题整改工作的情况通报”,对独山县原县委书记潘志立非专业决策建设形象工程、盲目举债等问题正在多措并举加紧推进整改。“独山现象”并非独山所独有,盲目兴建形象工程、政绩工程,领导干部拍脑袋决策等现象在各地不同程度存在。那么,从独山高额负债事件中,县域主政者应当汲取哪些教训呢?

  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不能不切实际地傻干蛮干。潘志立明知道独山县地处偏僻、底子薄弱的贫困县情,却依仗手中的“权力之大”,拍脑袋决策,不经过充分调研、科学论证,密集上马各类超常规的项目。由此看来,县委书记作为县域主政者,要树立正确权力观,敬畏手中的权力;树立正确政绩观,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为官一任,造福一方,把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作为落脚点。秉承专家治国专业理政的理念,摸清家底,拿出务实接地气的政策举措,如此才能有力带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传统借钱花钱的县级财政必定不可持续。在毫无债务风险意识的助推下,坚持“政绩第一”的县域主政者固守传统“借钱花钱”融资模式,必然加重县域财政负担。如何破解“有限财力”对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束缚,实现“解放财政”目标,要以“经营城市、经营财政、经营土地”的理念为引领,导入市场化机制,用市场化运营手段去科学、合理融资,使传统财政“借钱花钱”转变为“借钱—生钱—花钱”模式。善于把政策目标转换成具有可行性的招商项目库,为地方政府投资找到对象,抓好项目建设与运营,有效推进地方政府资金回笼。只有形成良性投融资模式,才能给县级财政松绑,保证财政高效平稳运转。

  县委书记要学会能谋善断,会干实干。在摸清楚县情的基础上,结合领导班子的基本现状,量身定做施政纲要,为经济高质量发展准备一套系统解决方案,即是能谋划、善决断;把施政纲要转换成工作抓手,将任内的施政目标项目化、量化,同时让财政回归本位,保民生、保工资、保运转,县级城市经济建设所需资金通过科学投融资和专业招商引资相结合进行落地,即是会干实干。

  作为县域经济发展的掌舵人,县委书记为官一任,要以对百姓和历史负责的态度,科学决策,专业理政,以上率下,带动全体干部队伍为县域发展献良策、出实招、求实绩。严格落实全面从严治党各项要求,严于律己,自觉接受纪律监督和社会公开监督,保障权力在阳光下运行,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方能行稳致远。

编辑:郭同欢

我来说两句 0条评论 0人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