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爷扮交警岂只是因为过街买菜方便?

2020年07月27日09:42

来源:河南法制报

  □峻峰

  据报道,近日,浙江杭州一公安派出所处理了一名老大爷装扮成交警的案件。老人名叫楼某。楼某向民警承认,自己2019年从网上买了一套警服,自从穿上警服后,骑电动车的时候没人撞他,而且在早晚高峰期堵车的时候去买菜也能畅通无阻,即使违反了交通规则,别人也以为是民警执勤而不会阻拦。

  楼某的说法看起来可笑,背后的原因却是一种警示。穿上假警服就敢招摇过市,一方面说明楼某认为警服是一种特权,是一种可以不讲规则的“底气”。很多人看到穿警服的人,就先入为主地认为他们是警察,有执法权、有权威,楼某也正是看到了人们的这种心理,才想出了网购警服的歪主意。

  但是,即使是真正穿警服的人,他们的权威也并非特权。人们对警服的敬畏,应当是敬畏背后的法律权威,而不是对穿警服的个人的敬畏。

  穿着假警服去买菜,如果在菜市场对商贩颐指气使,利用警服讨价还价,或者穿着警服乱闯红灯,甚至有其他交通违法行为,被周围的群众看在眼里记在心里,民警的形象就会大打折扣。如果遇到有人实施违法犯罪行为,穿着假警服的人员在现场却没有挺身而出,群众会误认为民警失职渎职,必然会对民警的形象造成更严重的伤害。

  近年来,媒体报道了不少有关假警服的新闻。穿假警服的人,有的是为了满足虚荣心,有的是为了获得“特权”,还有的是为了行骗。

  民警是国家公职人员,被法律赋予了相应的行政、刑事执法权。这种权力是其他职业不具有的。民警职业的特殊性使得警服也具有相应的特殊性。警服不仅展现了警务人员的精神风貌,也是执法形象的具体体现,它代表着民警的身份,也象征着国家法律的严肃性和强制性。一个人穿上警服,在普通老百姓眼里,其就代表了民警的形象。民警要以良好的行为维护职业形象、树立队伍的执法权威,也要对于非法穿警服招摇过市的行为加大防范和打击力度。

  楼某可以在网上买到警服,说明有关部门对相关行为的管理存在漏洞。有关部门必须及时履行职责,对这种行为进行打击,从源头防范非法人员购穿假警服活动。公安机关要对发现的非法制贩警用品的违法犯罪线索深挖细查,深入摸排电商平台、聊天软件、网站和论坛,加强安全监管,下架非法物品,及时关停违法违规网店,重点整治在无资质的情况下生产、销售警用品的厂家、商家,积极发现铲除非法生产窝点,斩断警用品的违法销售链条。

编辑:郭同欢

我来说两句 0条评论 0人参与,